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古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5-02-21 18:31:1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詩教學設計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教學設計15篇

古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弊匝П究紊字,借助工具書和注釋解釋詞語。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詞,默寫兩首古詩。

  3苯柚注釋讀懂古詩,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欣賞夏日情景,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課文掛圖。

  學生:查閱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閱讀《四時田園雜興》和寫夏天的詩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四時田園雜興》

  一、以圖導題,理解題意

  1弊邢腹鄄觳逋跡說說自己的理解。

  2閉饈資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他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特點?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痹躚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

  二、以疑促讀,理解詩意

  1弊雜衫識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名讀詩,正音。

  2蹦讀古詩,思考問題,解決不了的請作記號。

  3斃∽榻渙鰨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三、解疑品讀,感悟詩情

  1弊雜善范粒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2敝該朗讀,師生共賞;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四、背誦,積累語言

  1北乘小⒛寫《四時田園雜興》。

  2彼鴨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一、創(chuàng)設意境,理解課題

  1崩鮮Ψ抖痢讀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你能感受到詩歌寫了什么?

  2奔蚪樽髡摺

  二、渲染氣氛,理解詞義

  1迸淅擲識粒營造氣氛。

  2弊雜衫識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3痹擻醚Ч攀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

  4斃∽榻渙餮習成果;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三、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教師范讀,學生想象畫面;指名朗讀,教師指導;小組輪讀,相互欣賞;全班感情朗讀。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北乘校并默寫古詩。

  2鋇嬌甕庹乙徽頤櫳淳拔锏氖詞,讀一讀,背一背。

古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古詩,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學重點:

  1、多種方法識字。

  2、理解詩句內(nèi)容。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理解詩的內(nèi)容。

  教學設計:

  一、直接導入,交代目標。

  1、直接導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交代目標: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指名讀。

 。1)認識4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古詩,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學提示(一),學生自學。

古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注釋,查閱字典,了解詩句的意思,進而讀懂古詩《憫農(nóng)》,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詩人在寫景敘事中抒發(fā)感情的表達方法;培養(yǎng)學生用“釋詩題,解詩句,悟詩境”的方法學習古詩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總結學法延伸課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探究,讀詩學法——激趣用法,擴展讀詩”的四步過程,教給學生“釋詩題,解詩句,悟詩境”的古詩閱讀法。

  情感價值觀: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教育學生尊重農(nóng)民的勞動。

  課前準備:

  課件(李紳的憫農(nóng)詩,楊萬里的憫農(nóng)詩,朗誦古詩的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古代農(nóng)民勞作的情景圖)

  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們都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句話,可以是一首詩。(學生匯報)老師也和你們一樣,想到了我國唐代詩人李紳的詩歌《憫農(nóng)》。屏幕出示《憫農(nóng)》教師找同學讀古詩,教授讀詩歌的基本方法,四聲讀法。

  再出示一首古詩《傷農(nóng)》,指導學生讀古詩。要讀出韻律和節(jié)奏。

  今天老師和大家共同學習一首古詩楊萬里的〈憫農(nóng)〉。

  教師板書:憫農(nóng)

  提起詩人楊萬里,同學們一定不陌生,他是南宋著名的詩人,和“陸游,范成大,尤袤“被稱為“南宋四大家”,楊萬里的作品語言淺近,平白樸實。

  二啟發(fā)想象,體味詩情

  1釋詩題:“憫”是這課的生字,大家讀準了,指導讀字。同學們借助書中的注釋,(學古詩一定要看注釋,這是學古詩的好方法。)想想題目是什么意思?(找生匯報)

  作者為什么要同情,憐憫農(nóng)民呢,請跟著老師一起走進詩中,去感悟一個正直詩人的憂民之心吧。

  2解詩意:(1)請同學們自己的讀一讀這首詩,注意里面的生字要讀準。想怎樣讀就怎樣讀,但一定要念到自己的心里,念上兩遍到三遍。

 。2)找生匯報。(誰能給大家讀一讀,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水平。)

 。3)詩人看到了什么引發(fā)了他的憐憫之情呢?(學生匯報)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水稻……不多黃

  蕎麥……早著霜

 。4)關于水稻和蕎麥同學們可能不太熟悉,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沒加工前的水稻的種子,蕎麥也是一種重要的糧食。這兩種重要的糧食都遇到了什么情況呢?聽著同學們的理解,老師感到這句話啊,能用一組關聯(lián)詞來連接,大家想想是哪個關聯(lián)詞?“因為……所以……”

  稻子是最重要的糧食,成熟的很少,意味著什么?(學生匯報)所以說這是農(nóng)民遭遇的第一層“苦”板書:苦

  稻子不能離開水,可是不需要多少水的蕎麥又遇到什么情況了呢?學生匯報

  理解“空花”,是不結果的花,就像咱們都知道有黃瓜的謊花一樣,是不結果的。

  師:聽著同學們的敘述,你想想這句能用一個什么關聯(lián)詞把詩句的意思表達的更加準確呢?(不但……而且……)同學們從這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匯報)這就是農(nóng)民的第二層“苦”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大家回過頭來看前兩句,流露出詩人什么樣的情感?誰能用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同學們看看,這兩句是寫景還是敘事?從這兩句中,我們不難體會到詩人楊萬里的詩風,平白樸實,步步遞近,層層渲染。

 。5)大家讀讀后兩句,看看你能讀懂什么?(要一行一行地讀,一行一行地想,也可以你說給他聽,他說給你聽。)

  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板書:忍饑……度殘歲

  “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是不堪的意思)

  板書:更堪……閏添長

  “閏年”大家理解嗎?(可以用的方法或者看注釋來理解。這個被調(diào)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稱為“閏月”。)

  連起來說說這兩句寫了什么事?我們從中體會到了農(nóng)民的第三層“苦”。

  前兩句是寫景,這兩句是寫事。詩人的這種寫法叫做寫景敘事相結合。

 。6)同學們現(xiàn)在你就是詩人,楊萬里,你站在田邊,你看到了………聽到了……你感受到了………。詩歌處處體現(xiàn)了詩人對農(nóng)民的“憫”,所以詩歌題為“憫農(nóng)”。

  就讓我們帶著對農(nóng)民的同情,一起讀讀這首《憫農(nóng)》吧!

  (7)學習要學會記住,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是知識,要記的`,現(xiàn)在誰能把學到的這首詩背誦給大家。

  三總結學法,延伸擴展

  剛剛,我們隨著楊萬里看到了災害深重的農(nóng)村,聽到了農(nóng)人的一聲聲悲痛的嘆息,深切的感受到詩人對農(nóng)人的無限愛心,短短的28個字,把一個正直詩人的憂民之心表達的淋漓盡致。同學們回憶我們剛才的學習過程,首先是釋詩題,然后是解詩意,最后是悟詩境。(課件展示學法)

  現(xiàn)在同學們看屏幕上的這首詩,出示古詩《憫農(nóng),二》找生來讀一讀,然后說: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方法來自學。自學后匯報,讀懂了什么?梢钥醋⑨尰蛘吆屯郎塘恳幌逻@首詩歌寫了什么。學生匯報。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啊,我們沿著歷史的隧道來到了1000多年前的南宋農(nóng)村,體會到了農(nóng)人災年愁苦的生活,傾聽了他們叫天天不靈,喚地地不靈的愁苦哀嘆,探索了古詩學習的方法,老師真為你們會學習感到高興,衷心的祝愿同學們用學習古詩的金鑰匙,開啟輝煌的古詩寶藏,發(fā)現(xiàn)詩的特點,進入詩的王國。

  板書設計:

  憫農(nóng)

  楊萬里

  稻云……不多黃

  蕎麥……早著霜

  憫

  忍譏……度殘歲

  苦

  更堪……閏添長

古詩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導人新課

  小朋友們,現(xiàn)在正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古代詩人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寫的兩首詩。(板書: 古詩兩首)

  二、教學《春雨》

  l、 板書詩題: 春雨

  2、 解題: 這首詩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原詩有八句,這里節(jié)選其中的前四句,說的是春雨的特點。

  3、 教師范讀一遍,領讀兩遍。

  4、 看圖導讀,結合學習生字。

  (1) 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圖說出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百花等特點。詩人是怎樣來寫這春雨的呢?

  (2) 指名讀詩句。

  (3) 出示生字卡片,學習生字。

  乃:nǎi,鼻音。共兩畫,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隨:suí,平舌音。左右結構,右部先寫有,再寫 。隨是跟從的意思。

  潤:rùn,翹舌音,前鼻音。左右結構,右部先寫門,再寫王。潤是加水分,使東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學生讀生字,說說生字的筆畫或結構,講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講讀。

  ※ 指名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 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時節(jié)似的,當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來了) 想一想:為什么詩人說它是好雨呢? (因為春天莊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詩人說春雨是好雨)對,這兩句詩贊美了春雨來得及時。

  ※ 齊讀這兩句詩。

  ※ 指名讀隨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

  ※ 誰能說說什么叫做潛人(潛人就是在人不知不覺中透進去)那么隨風潛人夜該怎么解釋? (夜間,好雨隨著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透迸萬物的內(nèi)部)潤物細無聲是什么意思?(春雨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誰能把這兩句詩連起來解釋一下?(春雨是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你說得真好! 春雨做了好事卻不聲不響,怎么不是好雨呀!

  ※ 齊讀這兩句詩。

  5、總結。

  這四句詩贊美了春雨及時而下,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反映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6、朗讀指導。

  (1) 掌握節(jié)奏、韻律(加點的是韻腳字)。

  好雨/ 知/ 時節(jié)。

  當春/ 乃/ 發(fā)生。

  隨風/ 潛人/ 夜,

  潤物/ 細/ 無聲。

  (2) 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好,是全詩的中心,其他都是圍繞好來寫的,是春雨好的表現(xiàn)。

  知,表現(xiàn)春雨善解人意。

  當乃強調(diào)春雨好在下得及時。

  潛、細、無,強調(diào)春雨的美好品格。

  (3) 教師范讀或放錄音。

  (4) 學生自練。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描紅指導。

  (1) 提示描紅生字的注意點:

  乃: 第一筆橫折折折鉤的橫部宜橫向右上取勢,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勢,第二筆撇須頂連橫畫,撇出時略帶弧度。

  隨: 第一筆和第二筆寫成的 體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筆寫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處定位,中間和下部須留寫 的位置,末筆捺彎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潤: 左部三點水寫法同前,右部首點定位宜高,第二筆豎和第三筆的折部等長,門中的王,三橫間距相等,末橫較長。

  (2) 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3個生字。

  三、布置作業(yè)

  1、朗讀《春雨》,熟讀背誦。

  2、抄寫春、時節(jié)各兩遍。

  第 二 課 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春雨》。

  2、默寫春雨、時節(jié)兩個詞語。

  二、教學《春曉》

  1、板書詩題: 春曉

  2、解題: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孟浩然寫的。曉xiǎo三拼音, 左右結構,左部是日字旁,右都是堯,上面沒有點。詩題里的曉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師范讀,領讀一遍。

  4、看圖導讀,結合學習生字。

  (1) 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圖: 畫面上是個什么人? 她左手在拉起什么?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畫面上是個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簾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鳥和芭蕉等景物)

  (2) 指名讀四句詩。

  (3) 出示生字卡片,學習生字。

  眠:mián。前鼻音,三拼音。左右結構,左都是目字旁右部是民。眠就是睡的意思。

  覺:jué。上下結構,上部是 ,不是 ,下都是見。覺是個多音字,讀jue時是覺得的意思。

  指名學生讀生字,說生字的結構,講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講讀。

  ※ 指名讀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誰能說說春眠不覺曉的曉是什么意思? (春眠不覺曉的曉是天亮的意思)為什么這個曉和春曉的曉意思不同呢? (因為聯(lián)系全句的意思,說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才好講,說成不知不覺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講)對,你能聯(lián)系全句的意思來解釋曉字的意思,講得合理,對頭,很好! 那么處處聞啼鳥該怎么解釋呢? (處處聞啼鳥就是到處聽到鳥叫聲的意思) 那么詩人為什么不寫成處處聞鳥啼呢? (自答:寫詩是要押韻的,這首詩押的是ao韻,所以要把鳥字放在句末)

  ※ 誰能補充一些想象,用白已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春天氣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覺已經(jīng)天亮了。醒來時只聽到外邊一片清脆的鳥叫聲) 想一想: 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5) 齊讀這兩句詩。

  (6) 指名讀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 這兩句寫的是什么時候的事? (寫的是昨天夜里的事)昨天夜里聽到什么? 想到什么? (昨天夜里聽到刮風下雨的聲音,想到這樣風吹雨打,花兒不知落下了多少) 請連起來說一說。(想起夜里曾聽到刮風下雨的聲音,不知花兒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 花兒落了,春天即將離去,這春光多么可貴,多么值得珍惜呀!

  (8) 齊讀這兩句詩。

  5、總結。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后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借春的真摯感情。

  6、朗讀指導。

  (1) 掌握節(jié)奏,韻律(加點的是韻腳字)。

  春眠 / 不覺曉,

  處處 / 聞啼鳥。

  夜來 / 風雨聲,

  花落 / 知多少。

  (2) 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不覺曉: 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滿足。

  處處聞啼鳥: 反映春天生機勃發(fā)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 反映春光不能常駐,應該加倍珍惜的心情。

  (3) 教師范讀或放錄音。

  (4) 學生自練。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描紅指導。

  (1) 提示描紅生字的注意點。

  覺: 開頭三點,第一、二兩點是側點,第三點是撇點, 不可寫成黨字頭 ,第四、五兩筆寫成的禿保蓋呈下罩勢,第六、七兩筆寫成的 體形宜瘦,框內(nèi)應能包容第八筆撇畫的上半,第八、九兩筆寫成的 底部齊平。

  曉: 左部日宇旁體形宜瘦右部上面的 第一筆橫畫應斜向右上,第二筆斜鉤要有弧度,第三筆撇與斜鉤相交后補滿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 ,橫畫宜平,撇和豎彎鉤起筆處均頂連橫畫,而彼此互不相連,行筆舒展,保持底部平穩(wěn)。

  眠: 左部目字旁體形宜瘦;右部各橫畫間距相等,豎提宜直,斜鉤應有弧度。豎提的出提部位與斜鉤的出鉤部位應橫向齊平。

  (2) 學生自練描紅覺、曉、眠3個生字。

  三、布置作業(yè)

  1、朗讀《春曉》,熟讀背誦。 · ;

  2、抄寫《春曉》《春雨》各兩遍。

  第 三 課 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春曉》。

  2、默寫春曉、風雨兩個詞語。

  二、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春雨》。

  (1) 放錄音。

  (2) 教師指著板書引背。

  (3) 分兩個大組,一組讀,一組聽,再交換讀聽一次。

  (4) 各人輕聲默念背誦。

  (5) 齊背。

  (6) 指名背誦。

  2、指導背誦《春曉》,方法同上。

  三、課堂練習

  1、找朋友(連詞)。

  春 (春風)(春雨)(春曉)(春光)(春花)

  時 (時節(jié))(時間)(時光)(及時)(準時)

  2、用下面的詞語寫句子。

  春天--- 。

  春雨--- 。

  3、說話練習。

  (1) 話題: 春天來了

  (2) 提出要求: 根據(jù)第25頁上的畫面,結合自已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春天的美麗景象。

  (3) 各人發(fā)揮想象,構思講說內(nèi)容。

  (4) 同桌二人相互說聽、補充。

  (5) 指名幾人到班上講說,教師評議,小結。

  附板書:

  (一)

  知時 發(fā)生

  春雨 好雨

  隨風潛入 潤物無聲

  (二)

 。ù海

  眠、不覺 (想)花落

古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

  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

  唐朝是我國古詩創(chuàng)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

  (詩圣、詩仙)

  2、揭題:

  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二、釋題,簡介背景

  1、讀題:

  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過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1、自讀古詩,做到“五不”。

  2、自讀古詩,思考問題,并根據(jù)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四、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1、互讀古詩,檢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詩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

  “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diào)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厭”的注釋是“滿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shù)淖兺ā?/p>

  3、學生質(zhì)疑:

  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梢杂谜Z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xiàn)。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diào)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

  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

  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禺錫是怎樣描寫的。

  二、自由吟讀

  1、學生邊讀邊參閱課文注釋,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fā)問。

  2、根據(jù)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集體理解。

  三、指名朗讀,同桌互說意思

  1、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吟誦體會。

  2、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鏡未磨”寫出了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真是別出心裁。

  3、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遙看,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導賞析

  1、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2、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致及古詩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課外積累

  1、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2、課外繼續(xù)收集山水詩。

  六、練習

  任選一首,想象景致,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作畫,并配上詩句。

  第二課時

  憶江南

  一、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稇浗稀肥且皇自~,又描寫了怎樣的景致,怎樣的心情呢?

  二、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邊讀邊看圖,理解意思。

  2、指名讀,讀準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3、指名看圖說出意思。

  4、朗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nèi)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經(jīng)當過杭州刺史。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

  曾:曾經(jīng)。

  諳:熟悉。

  勝:超過,勝過。

  根據(jù)提供的詞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后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三、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四、教師小結

  1、詩一開頭,詩人先說:“江南好”,這是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那么,說江南好,是聽別人說,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經(jīng),我對江南的風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2、江南風景好在哪里?可先讓學生來回答。老師最后歸納: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艷麗,春暖水碧,綠波粼粼。由于紅日的映照,紅花更紅,像燃燒的火焰:由于江花紅,所以更顯出江水碧綠!八{”字形容春水深碧。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詩人的記憶里,所以詞的結尾說──江南風景這樣好,能不讓人回憶嗎?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1、朗讀的感情基調(diào):

  飽含深情的回憶之情。

  2、語調(diào)處理:

  一、二句要有昂揚的激情,再轉入緩慢回憶,“日出”句聲調(diào)高昂,“春來”句聲調(diào)柔合平緩,最后一句聲調(diào)稍抬高,仿佛是自問,又像是問他人,“能不”語氣要果斷、堅定。

  3、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六、抄寫或默寫

  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是按照運用插圖和老師的導語進入詩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來進行。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風光的美。在學習《憶江南》這首詞時,拓展了另兩首,學生對這首詞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分角色,在對話中鞏固詞義。

古詩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生字,會認5個生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詩句的意思,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難點:

  感悟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

  2.掛圖、課文朗讀帶、錄音機。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春雨,導入課文。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現(xiàn)在正是春天。我們說春天的美景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這歌曲中調(diào)皮動聽的音符。人們?yōu)槭裁聪矚g春雨,春雨有什么特點呢?同學們平時都善于觀察,大家說說你觀察到的春雨吧!

  學生談春雨。

  2.導入課文,簡介詩人。

  一個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詩人抑制不住對春雨的喜愛,寫下一首贊美春雨的詩。這位詩人就是唐代“詩圣”杜甫,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春夜喜雨》。有的同學課前查閱了資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詩歌風格,有這方面資料的同學和大家交流。你還讀過杜甫的哪些詩?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古詩,簡介這首古詩。

  提問檢查學生課外收集資料、預習課文情況:你在課外了解了哪些有關古詩的知識?

  簡介《春夜喜雨》的體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詩。律詩共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2.自由讀《春夜喜雨》,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①正確朗讀這首詩。

 、诮Y合你所知道的資料,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厶岢霾欢膯栴}。

  3.檢查自學情況:

 。1)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讀準下列字音:甫fǔ乃nǎi俱jù苔tái扣kòu

 。2)提問:這首詩寫于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春天的一個雨夜。詩人住在成都——從書上對“錦官城”的注釋可以知道杜甫住在成都。)

  (3)說一說自己讀了詩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字、詞,在班上交流。

  了解下列一些字詞的意思:

  乃:就。

  發(fā)生:在詩中的意思是雨降落、降臨。

  潛:暗暗地,悄悄地。

  徑:小路。

  花重: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也指花兒開得繁盛!爸亍弊xzhòng。

  三、朗讀感悟,體會意境。

 。ㄒ唬├首x課文,想一想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和感情讀這首詩。

  討論:題目是“春夜喜雨”,應該用歡喜輕松的語氣讀,讀出對春雨的喜愛。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ǘ┰娙藶槭裁聪矏鄞河昴?詩句中并沒有一個“喜”字,詩人喜悅的心情表現(xiàn)在哪兒呢?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說說對詩句的理解,體會意境。

  1.感悟“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雨知道時節(jié),在這春天正需要它的時候下起來了。這里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M人。把雨擬人化,表現(xiàn)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

  2.著重體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學生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2)教師引導:在這夜晚,春雨隨風悄悄地飄灑下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大家想想:春雨有什么好處?

 。ù河晔够ú輼淠厩f稼得以發(fā)芽、生長,春雨為大地創(chuàng)造了生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春雨有這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她“潤物細無聲”,她一點也不因為自己的功勞而張揚喧鬧、大造聲勢。你們難道不覺得春雨具有一種可貴的品格嗎?

 。ù河昃哂袩o私奉獻的精神。)

 。3)那么這時詩人心中充滿了什么感情?

 。▽Υ河甑南矏酆唾澝。)

  所以,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好好品讀這兩句詩吧。▽W生有感情地讀頷聯(lián)兩句。)

  3.學習“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大家展開想象:詩人可能先是在屋里,聽到春雨輕輕灑落的聲音,他心情十分愉快。接下來,他怎么做?

 。ㄔ娙送崎_屋門走了出去。從“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可以看出詩人可能走出了屋,看到了野外、江面的`景象。)

  說說頸聯(lián)兩句的意思。

  4.想象“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最后兩句也是詩人看到的嗎?為什么?

  (最后兩句是詩人想到的。從“曉看”知道詩人是在想:第二天早晨可以看到……)

  說說對這兩句的理解。

 。2)聯(lián)想:詩人看到了這場及時雨,他不禁想到第二天早晨,一定可以看到城里的花兒都開了。那一朵朵花沾著雨水,顯得沉甸甸、紅艷艷的。其實呀,詩人想到的可能還不止這些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詩人可能還想到了什么。如果是你,你還會想些什么?

 。ㄒ龑W生大膽想象,如詩人可能想到農(nóng)民會在雨后播種,麥苗喝飽了雨水又長高了一截,人們開始踏青賞花了……)

  三、總結升華,指導背誦。

  1.學習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想?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么的思想感情?為什么詩人能把春雨寫得這么美好?

  引導:像詩人一樣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并且善于觀察,感覺生活中的美。

  2.朗讀背誦。注意詩的節(jié)奏: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四、拓展閱讀,欣賞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五、作業(yè)。

  搜集古今中外寫春天、春雨的詩,自主積累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春夜喜雨》。

  2.談話:春天是詩人筆下永恒的題材。我們學習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今天再來學習宋代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板書課題)。

  3.設疑:詩中的“園”是我們常說的公園嗎?“不值”是什么意思?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趕快來讀這首詩吧!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板書(或以投影大屏幕顯示)全詩,教師范讀。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

  3.指名讀,糾正讀音。注意讀準下列字音,同時教師指導理解字義:

  應:在詩中讀yīng,原意“應該”,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屐:讀jī。屐齒:木底鞋下的齒。

  苔:讀tái。蒼苔:指深綠色的苔蘚。

  扉:讀fēi。柴扉: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

  4.說說自己讀了這首詩的初步印象,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可能難理解“應憐屐齒印蒼苔”這一句,教師鼓勵學生不懂就問,允許學生存疑。)

  三、再讀古詩,讀中感悟。

  課件出示有關這首古詩內(nèi)容的圖畫。學生讀詩,結合觀察圖,思考詩句的意思,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1.理解“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的意思。

 。1)“憐”在這句詩中是“愛惜”的意思。誰愛惜什么?你怎么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

  討論。教師引導:先看第二句詩“小扣柴扉久不開”,這句詩很容易理解,說說這句詩的意思。(詩人輕輕地敲柴門,過了好久也沒人開門。)

  詩人敲門,好久沒有人來開門,詩人想大概是園子的主人……請你根據(jù)第一句詩來把詩人的猜測補充完整。

 。ù蟾攀菆@子的主人愛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印子吧。我輕輕地敲那柴門,好久了也沒有人來開。)

 。2)小結:原來“憐”的對象是“蒼苔”而不是“屐齒”,這樣我們就容易理解這句詩的意思了。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懂得了解釋古詩有時不能按字面意思簡單地連詞成句,而是要聯(lián)系上下詩句的意思合理地進行解釋。

 。3)體會詩人的感情。

  “小扣柴扉久不開”時詩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樣?

  體會這時詩人的感情——失望、掃興、遺憾。

  2.感悟“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導入:正在掃興遺憾時,詩人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引讀“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這兩句詩人用了兩處對比的手法,你能找出來并體會這樣寫的妙處嗎?

 。M園——一枝,關——出。作者之所以感嘆“春色滿園關不住”,是因為他看到了“一枝紅杏出墻來”。)

 。2)這滿園春色是怎樣的?想象一下:我們仿佛也和詩人一起站在園外,看到那伸出墻的一枝紅杏,不禁想到了園內(nèi)的春景……你能描述一下那園內(nèi)會是怎樣的美景嗎?

 。3)看到一枝紅杏,想起滿園春色,這時詩人的心情有什么變化?(驚喜、快慰)詩人可能還會想到什么,還會說什么?

  引導:紅杏為什么能“出”墻?高墻大門關不住出墻的紅杏,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fā)展。

  3.點題解疑,升華情感。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題目“游園不值”的意思嗎?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園,而主人不在,沒有能進到園里去!爸怠笔恰坝龅健钡囊馑。這首詩贊美了春天里一切蓬勃向上的事物,表達了詩人贊美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字卡:徑、俱、曉、蒼、苔、扣。

  2.指導寫字。

 。1)觀察記憶字形。

  這幾個字都較易寫,可以自學,用拆分部件的方法記憶字形。

  (2)寫字。

  左右結構的字左邊的偏旁寫得窄一些,右邊寫得稍舒展。寫時,教師巡視,看學生是否寫正確,及時糾錯!熬恪弊⒁庥疫叺墓P畫!皶浴弊,有的學生可能會把“曉”的右邊多加一點,要及時糾正過來。提醒學生寫字的姿勢,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拓展閱讀,欣賞古詩。

  1.互相交流收集到的寫春天的古詩,讀這些古詩,自主積累。

  2.讀一讀:

  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城東早春(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板書:

  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ǹ矗┮恢t杏——(想)滿園春色

古詩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學會詩詞中出現(xiàn)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

  2、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

 。、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古代詩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寫景抒情的詩詞,今天來學習其中三首。

  二、學習詩句

 。、提示學習方法和要求:

 、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 看注解理解詞義。

 、 連起來說說每句話的意思中。

 、 反復朗讀,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學生自學,再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啟發(fā),然后在班上集體交流,逐首理解。

  三、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解惑

  四、教師小結(閱讀古詩的基本方法)

  第二課時

  一、指名分別朗讀三首詩詞

  二、比較學習

 。、引導比較異同:

  師:三首詩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之處又是什么?

 。、學生按上述要求進行自學思考,做好發(fā)言的準備。

 。、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三、引導歸納

  1、相同點:

  詩人都在描寫一處景物,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

 。、不同點:

  從詩人所在的'地點、時間、觀察到的景物的特點,當時的心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對詩與詞的不同形式加以區(qū)別。

  四、指導感情朗讀

  體會三首詩詞中詩人的不同心境,用恰當?shù)恼Z調(diào)加以表達。

  五、背誦,默寫

古詩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認識2個字。

  2、 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 體會作者在詩句中蘊涵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唐代詩人羅隱以《蜂》為題寫了一首詩,贊美了蜜蜂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的品質(zhì),那在這一首詩中,還會不會蘊涵著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簡介詩人。

  二、 初讀古詩

  1、 自由讀古詩,讀完后同桌合作識字。

  2、 反饋識字情況,了解生字意思。

  3、 再讀古詩,注意把句子讀流利。

  4、 指名讀、齊讀古詩。

  三、 學生質(zhì)疑,初步感悟

  1、 結合教學掛圖、注釋,自學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2、 學生質(zhì)疑,同學之間互相答疑。師作點撥講解。

 。1)“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寫出了無論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們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現(xiàn)出勞動人民終日勞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詩人以一個問句寫出對勞動人民終日勞碌卻常被剝削的'同情,以及對剝削階級的憤慨之情。

  3、 指導朗讀。

  4、 嘗試背誦古詩。

  四、 小結

  這首詩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現(xiàn)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之心,這樣寫比直接接效果會更好。學了這課后,你們也可以將這一表現(xiàn)手法運動到自己的寫話中去。

古詩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根據(jù)冀教版信息技術課程要求,文字處理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應用技能。第一冊安排的第二個模塊就是以Word文字處理軟件為例,使學生在主題活動中,感受文字編排、圖文混排的作用,學會根據(jù)主題選擇適當?shù)男畔⒈磉_方式!豆旁娕洚嫛肥潜灸K的第二個學習內(nèi)容,主要是使學生學會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片,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合理安排圖片的位置,使文檔圖文并茂。本課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藝術學科的整合,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練習文字輸入,在Word文檔中輸入古詩。

  (2)讓學生學會插入圖片和調(diào)整圖片大小。

  (3)讓學生學會設置圖片的文字環(huán)繞方式。

  2、能力目標

  通過古詩配畫的制作過程,培養(yǎng)學生藝術欣賞能力和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在藝術氛圍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培養(yǎng)美感,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文字效果的修飾。難點:設置文本框格式。教學準備:

  微機室、教學PowerPoint課件

  教學過程:

  秉著“以學生為本,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創(chuàng)造”的.指導思想,我將教學過程擬訂為“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導探究,自主嘗試——集中答疑,演示轉播——交流評價,全課小結”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努力構建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在你學過的古詩中把你最喜歡一首背誦給大家聽好不好?

  同學們掌握了這么多首古詩,老師對你們真要刮目相看了。老師也有幾首喜歡的古詩,你們想知道嗎?幻燈片《古詩欣賞》。

  同學們剛才看得非常投入,聽得也非常認真?催^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同學們,你們也可以把喜歡的古詩做出這樣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WORD制作古詩配畫。

  (二)引導探究,自主嘗試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好朋友——學習小助手,她會幫助你來完成這節(jié)課的任務。師打開學習小助手簡單介紹。

  接下來我們就按小組開始制作,如果在操作過程中有問題,可以打開桌面的學習小助手,點擊提示按鈕,他會告訴你怎樣去做。如果仍然解決不了的,我可以去幫你,F(xiàn)在同學們開始操作吧。師巡視答疑,個別輔導。(三)集中答疑,演示轉播

  看來許多同學在操作過程中都遇到了同樣的困難,誰來說說你的困難?也有一些同學很順利的完成了操作,誰愿意給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那么剛才都是誰遇到這樣的困難了,現(xiàn)在你會了嗎?給大家演示一下。請同學們繼續(xù)完成作品吧。(四)交流評價,全課小結

  同學們們差不多都做完了,接下來我們相互交流一下,把你手中的小星星放到你最喜歡的作品旁邊,誰得到幾顆星就是幾星級設計師,五星級以上的設計師

  老師會頒給他一個優(yōu)秀設計獎。請星級最多的同學說說自己的設計思路。誰還想對他的作品說說你的感受呢?說說你喜歡哪些地方,覺得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師:其實同學們的作品都很不錯,希望你們今后繼續(xù)努力學習相關的知識,將來成為真正的設計師。板書設計:

  十七古詩配畫

  輸入古詩挑選圖片插入圖片設置圖片的環(huán)繞方式

古詩教學設計10

  活動設計背景

  圣誕節(jié)、元旦節(jié)來臨了,寶寶們都知道這兩個節(jié)日分別是我們國家和外國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來,學習江雪讓寶寶們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麗的雪花。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意境。

  2、讓幼兒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過各種不同方法,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朗誦古詩。

  2、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意境。

  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春曉圖片)、古詩視頻、古詩意境視頻、廢舊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師生打招呼、課前律動(手指游戲)

  2、用玩偶企鵝寶寶引入話題。從寒冷的南極請來了企鵝寶寶,它今天給大班的寶寶們帶來了古詩《江雪》。請寶寶們把小耳朵豎起來認真聽聽,因為這首古詩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聽完之后,請寶寶們說一說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圖片。(四首古詩意境圖畫)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兩遍

  2、讓小朋友們說一說,黑板上的那一幅圖畫是描述這首古詩的,為什么?

  3、老師再次朗誦古詩,請寶寶們邊聽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嗎?有不想起床的感覺嗎?為什么?

  B、談談冬季與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媽媽叫你起床的時候,你會邊起床邊想什么呢?

  4、根據(jù)圖畫討論圖畫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古詩意思(師生共同欣賞、播放古詩意境視頻)

  A、這幅畫描述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們看見了什么?(千山鳥飛絕)

  B、路上有沒有行人?猜猜路上為什么沒有人?(萬徑人蹤滅)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他穿著什么,頭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爺爺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5、共同欣賞視頻(幼兒跟讀)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玩撕紙(雪花)的游戲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1、把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2、讓爸爸媽媽教畫雪花和雪娃娃。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準備的開放性問題較多,幼兒能開動腦筋,大膽參與活動,連平日不愛張嘴說話的小寶寶都參與了互動。但是本節(jié)課內(nèi)容太多,在撕紙游戲環(huán)節(jié),寶寶們由于時間的問題沒有盡興。

古詩教學設計11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

  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理解詩詞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前兩首古詩,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兩首詩。

  【教具準備】學生準備有關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資料,老師準備相應的音樂

  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老師:同學們,本單元我們隨作者領略了中外的田園風光,體會到了自然、

  質(zhì)樸、和諧、靜謐的鄉(xiāng)情,今天,我們再來走進古代詩人為我們描繪的田園美景,學習《鄉(xiāng)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你也一定會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務

  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古詩。《鄉(xiāng)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三、學習第一首詩《鄉(xiāng)村四月》

 。、作者簡介,翁卷字續(xù)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

  一生沒有做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2、閱讀詩文:

 、 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 結合注解,理解詩意。

 、 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匯報交流:

 、 指名讀詩文,糾正字音。

  ⑵ 理解詩詞的意思: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子規(guī):杜鵑鳥。

  句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農(nóng)活多了,鄉(xiāng)里的農(nóng)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采桑養(yǎng)蠶,又是插秧種田。

 。、讀詩文,想畫面,說感受:

 。úシ乓魳穾В懈星榈睦首x)。詩文展示四月的鄉(xiāng)間充滿生機,一派繁榮

  的景象,同時勾畫了農(nóng)民在四月里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表達出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

  四、學習第二首詩《四時田園雜興》

 。、作者簡介:

  范大成:蘇州吳縣人(今江蘇)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與

  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寧四大家”。他的詩憂國憂民,多有佳作,晚年隱居,寫了《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他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反映農(nóng)民的勞動生活和民生疾苦。這里選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自主學習,了解詩意。

 。、匯報交流,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耘田:除去田里的.雜草?兟椋喊崖榇瓿删。

  句意:夏季農(nóng)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間鋤地,晚上要在燈下搓麻成線,農(nóng)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未解:不懂。供:從事。傍:靠近。

  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雖然他們不懂的耕種與織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的感受:(配樂朗讀)

  詩文描繪了鄉(xiāng)村大人耕織,孩子也學耕種的情景,展現(xiàn)了農(nóng)村兒童的天真,

  勤勞,是一副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農(nóng)家耕織的圖畫。

  五、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板書設計】

  1、把詩句補完整:

 、 綠遍山原( ),⑵ 童孫未解( )

  子規(guī)聲里( )。 也傍桑陰( )

 。、請你說說“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我會背其他描寫田園的古詩詞。

  【教學目標】

 。、學習《漁歌子》理解詞意,想象畫面,體會詞人的情感。

 。、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并默寫。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張志和的生平資料。

 。、準備優(yōu)美輕柔的曲帶。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nèi)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兩位宋代詩人為我們展現(xiàn)的田園風光,使我們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質(zhì)樸,誰能想象畫面,再來背誦一下這兩首詩。

  二、回顧詞的特點

 。、誰還記的我們第一節(jié)課學的一首詞,你們還能背誦嗎?《憶江南》 2、詞有什么特點:

  詞有詞牌名,是詞的調(diào)子的名稱,詞調(diào)是寫詞時依據(jù)的樂譜。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憶江南》《漁歌子》但后人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就與詞牌無關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故又稱長短句。

  三、學習第三首詞《漁歌子》

  作者簡介。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被貶官后,不再復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

 。、自讀

  課文:

  ⑴ 輕聲讀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 對照注釋,結合畫面,了解詩意。

 、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情。

 。、匯報交流:

 、 指名讀詞《漁歌子》糾正字音。

 、 說詩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xiāng)風光)。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句意: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悠閑自得,溢于其中)

 。、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談談你的感受:

  ⑴ 配樂朗讀。

 、 談談你的感受:

  作者將山前高飛的白鷺、岸邊盛開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鱖魚及斜風細雨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新、優(yōu)美、充滿情趣的漁翁垂釣圖。展現(xiàn)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也表達了他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础⒕毩暠痴b。

  四、總結拓展

 。、學習了三首古詩詞后,你對鄉(xiāng)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背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23、古詩詞三首

  漁歌子

  張志和(唐)

  山鷺

  花水魚 悠然自然

  斜風細雨情趣盎然

  漁翁不歸

古詩教學設計12

  一、復習要求

  1、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包括體裁、內(nèi)容類別,表現(xiàn)形式,技巧,語言風格,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古文化、古漢語有關知識等;

 。1)內(nèi)容類別:送別詩、思鄉(xiāng)詩、寫景詩、詠物詩、懷古詩、愛國詩、邊塞詩、愛情詩、山水田園詩等;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3)修辭手法:比喻、對比、襯托、夸張、借代、雙關、反語、反復、互文、通感等;

 。4)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征、對比、映襯烘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虛實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比興(間接抒情的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詩歌)等。

  2、講解一般的鑒賞方法

 。1)看題目,抓題眼,明詩詞含義;

 。2)看作者,知經(jīng)歷,曉風格流派;

  (3)看背景,知來歷,悟作者情志;

 。4)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語言,明主旨。

  3、按照鑒賞內(nèi)容分類訓練,形成能力

  縱向:從時間上分成幾個朝代,重點關注唐朝。

  橫向:同一時期的不同類別及其代表作,分別練習。

  4、從課內(nèi)拓展到課外

  查漏補缺,強化訓練,提升能力。

  二、重點分析

  看題目,抓題眼,明詩詞含義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的題目中就包含著所敘之事和所抒之情。詩人敘述了自己的所見,描繪了春夜雨景,表現(xiàn)了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

  看作者,知經(jīng)歷,曉風格流派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作者楊炯,作詩擅長五律,敘寫邊塞生活的詩作尤為突出,多表現(xiàn)為國立功的戰(zhàn)斗豪情,氣勢軒昂、風格豪健,是不滿浮華靡麗詩風而給詩壇帶來清新剛健之風的“初唐四杰”之一。

  這首詩是他的從軍、出塞之作,風格雄渾剛健,慷慨激昂,為邊塞詩代表作。

  思想內(nèi)容:它寫出了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zhàn)的全過程,表現(xiàn)了詩人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yè)的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唐王朝的強盛和同仇敵愾的民族心態(tài)。

  看背景,知來歷,悟作者情志

  別云間

  明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背景和來歷:這首詩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離鄉(xiāng)之前所作。

  情志:“泉路”、“靈旗”表達了寧死抗清的決心,“南冠”和“毅魄”既有誓死如歸的悲壯,又有江山淪陷、訣別故土的悲憤。

  詩人抒發(fā)了國仇未報、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堅強意志和斗爭精神

  找意象,析意境

  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觀情思,“境”是詩中的自然景物。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觀情志與富有特征的客觀物象的有機融合而形成的審美氛圍或境界。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多用象征隱喻,想象豐富奇特;善用意象手法,創(chuàng)景抒情。

  此詩中寫的是自己辭官別家離京時的情景。

  詩中的意象有白日斜、天涯、吟鞭東指、落紅、春泥護花等。

  前兩句“斜日”和“天涯路”烘托離愁,讓人體會到蒼茫迷惘的意境,看到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后兩句即景抒情,詩人以落紅和春泥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xiàn)了他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

  知典故,看手法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詩人運用了周瑜火燒赤壁打敗曹操的典故,托物詠史,“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那么東吳將曹操所滅,二喬也將被虜而藏在銅雀臺中了”。用形象性的議論點明了赤壁之戰(zhàn)關系到國家存亡和社稷安危,同時又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抒發(fā)了抑郁不平之情。

  古詩常用典故:“投筆”、“樓蘭”、“鴻雁”、“尺素”、“折腰”、“東籬”、“折柳”、“雕蟲”、“柳岸”等。

  品語言,明主旨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分析寫色彩的詞語:

  本詩運用“黑”、“金”、“燕脂”、“紫”、“紅”等字眼,使所描寫的景物更加色調(diào)鮮明,渲染了一種凝重、慘烈、悲壯的氛圍。

  “黑云壓城”,敵軍壓境,形勢危急。但是守軍卻并未退縮,而是嚴陣以待!敖瘅[開”,鎧甲閃著金光,則象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血戰(zhàn)到底的決心。

  作者熱情地歌頌那些浴血奮戰(zhàn)、以身殉國的將士,正表現(xiàn)了他對當時叛亂不定、國無寧日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他熱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賢才,平定海內(nèi)的思想感情。

  三、補充內(nèi)容

 。ㄒ唬┨圃娏髋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楊炯《從軍行》、盧照鄰《長安古意》、駱賓王(浙江義烏人)《鵝》《在獄詠蟬》

  盛唐: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

  山水田園詩派

  孟浩然《過故人莊》、王維《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繼承陶淵明的思想,以山水風光和閑適生活為題材,充滿詩情畫意和生活情趣。

  邊塞詩派

  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為代表,描寫戍邊守戰(zhàn)部隊的艱苦環(huán)境以及報國思鄉(xiāng)的情緒。有的情緒高昂,有的氣勢悲壯,有的哀怨動人。

  中唐:

  新樂府詩派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

  韓孟派韓愈、孟郊、李賀等

  晚唐:

  杜牧,李商隱,溫庭筠

 。ǘ┕旁娫~鑒賞歌訣

  一看題目明含義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來歷

  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風格與手法

  時代、流派要牢記詩經(jīng)表現(xiàn)是現(xiàn)實楚辭浪漫多比喻

  漢代樂府很靈活北魏風骨頗大氣兩晉山水寄情意

  陶潛首推屬第一南朝愛情纏綿意北朝邊塞鏗鏘詩

  唐代鼎盛兩高峰李詩浪漫杜現(xiàn)實白詩兼?zhèn)淅疃棚L

  無題含蓄劉禹錫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數(shù)李煜

  詞生唐代興于宋豪放、婉約兩分枝蘇詞、辛詞多豪放

  高歌“大江東去”低吟“廉頗老矣”婉約首推李清照

  國恨家愁蘊筆底元代詩型有變異曲中可尋詩痕跡

  明清詩作諷現(xiàn)實鋒芒畢露抒胸臆古詩源遠一脈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ㄈ┏R娨庀蟮脑⒁

  古詩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對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獨”、“寂寞”、“孤芳自賞”、“高潔偉岸”的代名詞;“蟬”是“惜時光”、“痛別離”、“苦遠游”、“感身世”的同義語。

  送別詩中常用“柳”、“月”、“長亭”等意象;

  抒愁寫恨詩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

  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

  表現(xiàn)志節(jié)的常用“竹”、“蘭”、“梅”、“菊”等。

  四、應試注意事項

  1、研讀題目。題目有時能揭示詩歌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等,所以可以作為詩歌解讀的切入口。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洛城聞笛》等,從題目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本詩的主要內(nèi)容和感情基調(diào),“左遷”是被貶官,而“任”是去赴任,感情基調(diào)自然不同。

  2、了解作者和時代。如果本詩作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他的生平和寫作風格就會有助于我們進行鑒賞;如是不熟悉的作者,時代也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如當時的歷史事件,風俗習慣等等。

  3、借助注釋。詩后的注釋,都是擬題人認為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必須了解的知識,除了幫助解讀詩歌的難點外,還會有指導鑒賞的作用,所以必須認真讀。

  細審題干。設問時為了題意清晰,擬題者會盡可能加一些限制,這些限制對答題的導向作用非常鮮明,一定要充分利用。

  五、專項訓練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說說“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句詩歌表達出了什么樣的景色。(3分)

  答:

  2、說說全詩所表達出來意思。(50字左右)(3分)

  答: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一二句是怎樣寫出了送朋友辛漸時的離情別緒的?(3分)

  答:

  2、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

  答: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說一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句詩的意思。(3分)

  答:

  2、整首詩歌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四、瀑布聯(lián)句(香禪師、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香禪師)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李忱)

  1、詩以言志,說說禪師和李忱(唐宣宗)的詩句各表達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處?(3分)

  答:)

  2、請談談這首詩歌的.藝術特色。(3分)

  答:

  五、贈柳(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1、古時有臨別贈柳的習俗,其中一個原因是“柳”字諧音“___”字。這首詩描寫的對象是______。(2分)

  2、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2分)

  答:

  3、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意旨?(2分)

  答:

  六、新晴野望(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1、這首詩歌的語言與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__的特色。(3分)

  答:

  2、全詩重點在寫景,寫人只有后兩句。你能想象得出“農(nóng)人”的勞動情景嗎?(3分)

  答:

  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與諸子登硯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為紀念西晉名將羊沽而建。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么?請就這種體裁形式的特點做簡明解說。(3分)

  答:

 。2)從這首詩的四聯(lián)中任擇一聯(lián),聯(lián)系全詩,就其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談一下你的看法。(3分)

  答: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過山村(賈島)

  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歲,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1)詩的首聯(lián)重在表現(xiàn)什么?請簡要說明。不得超過50個字。

  答:(2分)

 。2)“邊烽不過秦”上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過35個字。(2分)

  答:

 。3)尾聯(lián)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過60個字。(2分)

  答:

  九、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后兩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答:

  2)詩人為什么覺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憐的?試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3分)

  答:

  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讀后回答。(6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的詩篇。從內(nèi)容看,都是寫(),從抒情手法看,李詩(),王詩()

  答:

 。2)詩人的稟賦個性不同,詩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試比較這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

  參考答案: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1.原野空曠無邊,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加接近。

  2.這首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1.首句寫秋雨連江,夜暮降臨,以淒清的景物來烘托離情別緒

  2.作者不因流落他鄉(xiāng)而改變志節(jié),始終保持著高尚純。

  三、絕句杜甫

  1.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

  2.整首詩歌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

  四、瀑布聯(lián)句香禪師、李忱

  1.香詩表達了堅韌不拔、志向遠大的胸懷。李詩表達了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二者語意貫通,表達了一種的勇氣。

  2.首詩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寫瀑布的“不辭勞”、“出處高”表現(xiàn)詩人堅韌不拔、志向遠大的胸懷;借寫瀑布的留得住”、“終歸大海

  五、贈柳李商隱

  1.答:留/柳

  2.答:柳花怒放,象雪一樣在空中飛舞,撲動著青樓的酒旗。

  3.答:反映了作者借柳樹輕盈多姿、纏綿多情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柳樹的熱愛。

  六、新晴野望王維

  1.平淡質(zhì)樸

  2.山青水秀的村莊里,農(nóng)民們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歡快地忙碌著,他們的笑聲在青山間回蕩

  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與諸子登硯山(孟浩然)

  1.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四聯(lián)八句,每句五個字;第2、4、

  2.首聯(lián)勾勒出闊大的時代背景,包含著對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過山村(賈島)

  1.重在描繪山村的寧靜。前句從聽覺上用數(shù)里外就聽到

  2.表明山村沒有遭受戰(zhàn)火,表達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

  3.寫出了由懼轉喜的心境變化,“親”字更表現(xiàn)出內(nèi)心親近溫暖

  九、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后兩題

  暮江吟(白居易)

  1.這是因為太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

  2.“可憐”意為可愛。詩人看到江邊的草地

  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讀后回答。(6分)

  1.送別;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

  2.李詩豁達(曠達,樂觀),王詩離愁中帶灑脫

古詩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應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和情感。在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diào)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教師以抒情的話語,為課堂營造輕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了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首古詩。注意“蓑”、“遮”的讀音和寫法。

  2.指名誦讀,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全詩節(jié)奏可以這樣劃分: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通過評讀、賽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出節(jié)奏。]

  3.再次誦讀全詩,發(fā)揮想象,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品讀古詩,領悟詩意

  1.師提出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選擇其中的一首合作學習。進行品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流暢地描述出來。

  2. 交流反饋。

  學習《牧童》。

  (1)理解字詞

  (2)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領略詩境,領悟詩情

  A.“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B.“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闭f說詩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讀。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那么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C.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是一個可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會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詩人又想借這個小牧童表達什么呢?

  (3)誦讀古詩,感受意境

  學習《舟過安仁》

  (1)理解字詞

  (2)品讀詩句入情入境

  A.“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弊x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迹瑥闹心愀惺艿搅耸裁?

  感受到兩個孩子淘氣可愛、天真頑皮。(從“張”、“使風”等動作中看出)

  C.你喜歡他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么?

  [學生放飛想象,仿佛和詩中的兩個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張傘使風,聽到了水聲、風聲、歡笑聲,想到了自己曾做過的調(diào)皮事,怎能不喜歡呢?而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3)帶著自己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四.再讀古詩,陶冶情趣(古詩舟過安仁的詩意)

  比較兩首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誰說?

  [學了這兩首詩,學生一定有很多感觸,因此配上輕快的音樂,讓學生美美誦讀,然后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可對詩中的兒童說,對家人說,對老師說……既可給學生傾吐的機會,又可拓寬思維、豐富體驗。]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一首古詩,可自創(chuàng)一幅圖畫,也可改編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通過回憶,既鞏固了舊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qū)別。

  2.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3.老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結合課前預習,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詞與詩的區(qū)別,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詞,讀準字音。(注意:醉、媚、鋤、媼、亡賴、剝)

  (2)合作探究,理解字詞。(可以查字典、看圖、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討論)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且讀且評,讀出韻律節(jié)奏。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么感受,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畫面,談感受,整體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diào),為下面準確地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課文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感情練讀,讀出孩子們的輕松、活潑、愉快。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他們會親熱地說些什么呢?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

  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

  [從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選擇句子研讀體會,學生興趣濃厚。三個兒子的鋪排描寫,生動傳神的動作,讀起來瑯瑯上口,理解起來形象自然。老夫婦的親密無間,配合學生的大膽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這樣,更加拉近了學生與詞中人物的距離,貼近了人物的心理,豐富了人物的,使形象更加真實、豐滿。]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結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

  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再讀全文,再現(xiàn)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來。不僅是對全文意思的鞏固,又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結:鄉(xiāng)村條件簡樸,但環(huán)境優(yōu)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你能通過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xiàn)出來嗎?

  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diào)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練習設計:

  1.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2.讀了這三首古詩詞,你眼前浮現(xiàn)出怎樣的情景?體會到怎樣的樂趣?

  3.利用課余時間,讀讀宋詞等經(jīng)典文學作品,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教學建議:

  1.三首古詩詞貼近兒童生活,易于學生理解;語言生動形象,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學中可安排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學,體會三首古詩詞內(nèi)容上的相似之處。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個性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并逐步掌握詩詞學習的主要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2.本課教學可重點抓住人物動作詩詞文義,把握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情感。采取誦讀、想象、吟唱、繪畫、改編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3.“三分文章七分讀”,古詩詞教學尤應采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誦讀,引導學生讀出詩歌的音律美;領略詩詞的意境美;領悟詩詞的情感美,在熟讀的基礎上,把古詩詞正確地背誦下來。

  補充資料:

  1.作者生平:

  呂巖:字洞賓,唐代京兆人。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詩以善寫田園著稱,南宋四大家之一。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為“蘇辛”。

  2.楊萬里其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古詩教學設計14

  教師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詞,理解詩句意思。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體會兩首古詩的異同。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喚起記憶,營造氛圍。

  談話: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你瞧,微風輕拂,萬樹搖綠,百花綻放,到處生機盎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都對春天充滿深情,歌頌贊美它!今天就讓我們盡情地享受春天、贊美春天,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吧!

  1、齊背《春日》。

  2、“萬紫千紅”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們今天再來學和花有關的兩首古詩。首先學習《游園不值》這一首。板書題目。解釋“值”的'意思。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了解詩意,質(zhì)疑解疑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名讀,糾正字音及不恰當?shù)耐nD。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了解古詩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4、在小組內(nèi)交流。

 。1)、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古詩的大體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詞。(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三、入境品讀,體味詩情。

  1、學生再次走進古詩,讀古詩,談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點詩句領會詩情。

 。1)談對“小扣柴扉久不開”的理解。如果沒有聯(lián)系到上句,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前兩句。

 。2)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

 。3)指導朗讀: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4)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掃興的時候,事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出后兩句。學生齊讀后兩句。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

 。6)由作者高興的心情引出“滿園春色”。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果把滿園春色拍成電視片段,每一個同學都會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師的版本:

  牡丹高貴地昂著頭,/ 玉蘭花謙虛地含著笑。/ 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黃鸝在枝頭上歌唱。

 。7)學生準備版本,然后指名說。

 。8)指導朗讀,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讀出來。

  3、賞讀全詩,誦讀全詩。

 。1)范讀古詩。把作者由掃興變?yōu)樾牢康母星樽x出來。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3)全班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四、學習第二首古詩。

  導語:剛才很多同學都寫出了屬于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我國唐朝大詩人杜甫也早已寫出了杜甫版的“滿園春色”,想看嗎?現(xiàn)在來看《江畔獨步尋花》。

  1、總結學習第一首詩的方法。自讀――借助工具書了解大體意思――小組交流――感悟詩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自主、合作學習這首古詩。

  3、師生互動。學生大體說說古詩的意思。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補充當時的時代背景。

  4、感情誦讀全詩。

  五、比較兩首詩的異同,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讀兩首古詩,想想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師著重指導學生領悟語言表達方面的直白與含蓄。

  六、自學本課生字。

  七、課堂小練筆。

  同學們,屬于你自己版本的“滿園春色”是什么樣子?能寫一寫嗎?

  擴大閱讀范圍,布置作業(yè)。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讀一讀。

古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重點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zhì)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誦家(背誦古詩,揭示課題)

  1、背誦自己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誦家、

  2、揭示課題,簡介詩人

  二、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學生自由讀

 。2)同桌讀,你讀我認真聽,注意糾正字音

 。3)請生讀,其余學生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考考同桌

 。3)匯報學習情況,游戲:讓美麗的星星出來吧

  3、我想問學生自由質(zhì)疑,感知古詩

  三、讀中感悟

  1、學生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單介紹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合項羽的故事以及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聽課件朗讀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父母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古詩二首——示兒

  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3、體會兩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體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難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并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在指導學生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適當調(diào)換詞語的順序。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老師渲染氛圍: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人們都說:胸有詩書氣志華。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以前同學們學過不少好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燴炙人口的好詩。(揭示詩:示兒)

  2、師配樂誦讀《示兒》;學生在老師渲染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陸游)

  說說你對陸游的了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4、簡介作者:(課件展示)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xiàn)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妒緝骸愤@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F(xiàn)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壓卷之作”嗎?

  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

  二、自由讀這首詩

  1、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指名讀詩句;再齊讀詩句。

  三、學習這首古詩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還應該怎樣學?

  1、回憶學法。

  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揭示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

  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句、背詩文。)

  2、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學習。

 。ㄉ献鲗W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F(xiàn)在經(jīng)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nèi)容。(結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賹W生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教師鼓勵、點拔讀詩方法。

 、诮Y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5、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F(xiàn)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現(xiàn)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tǒng)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7、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賹W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谏毩暠痴b詩句,師配樂。

  四、課外延伸。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陸游南宋統(tǒng)一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生討論)

  老師這里查到了相關資料,看到了《示兒》“續(xù)篇”:宋末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一詩的后幾句: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fā)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課件展示)從詩中你能看出南宋統(tǒng)一了嗎?

 。ㄔ娨猓骸愕淖訉O雖然見到了統(tǒng)一的國家,但是這國家是由元兵統(tǒng)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時候告訴你呢?)

 。2)為什么朝廷會滅亡,國家會衰敗呢?請看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

  課件出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這首詩的含義嗎?請你找出國家衰敗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中國近代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課件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過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中國少年,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4)是的,只有像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fā)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五、拓展總結: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兩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古詩文的網(wǎng)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

【古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設計09-11

古詩教學游戲設計09-22

《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10-23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08-15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01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08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14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篇08-02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