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教案

軸對稱圖形教案

時間:2025-03-08 19:42:30 教案 我要投稿

軸對稱圖形教案15篇(集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軸對稱圖形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軸對稱圖形教案15篇(集合)

軸對稱圖形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2 、3 頁的內容及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現象,探索成軸對稱的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2、使學生在活動中,欣賞圖形變換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進一步感受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探索成軸對稱的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教具準備:

  投影儀,主題圖。

  教學方法:

  演示法/觀察法

  教學過程:

 。ㄒ唬⿲

  老師:圖形的旋轉變換、平移變換和軸對稱變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纯催@些物體和圖案,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圖案,說說它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老師投影出示主題圖。

  瓷器、戰(zhàn)國時期的銅鏡、地毯、唐代花鳥文錦

  學生到投影前敘述說明。

  老師可把主題圖制作成動畫,然后根據學生指示進行演示。

  教師及時表揚學生善于觀察的精神,并從中發(fā)現數學知識。

 。ǘ┙虒W實施

  1、整體認識軸對稱。

  觀察教材第3 頁第一部分的圖。

  說一說,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這些圖案都是軸對稱圖形)你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學生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軸對稱圖形)

  2、學習教材第3 頁的.例1 。

  (1)觀察“松樹”和“小草”。

  數一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通過觀察會發(fā)現“松樹”圖案是軸對稱圖形。

  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如果沿虛線折疊,會出現什么情況?(學生觀察、想象后會發(fā)現:兩個“小草”圖案也將完全重合。)

  這條虛線就是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由這幅圖我們可以看出軸對稱圖形不是簡單地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半。

  (2)探索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

  數一數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說說對應點與對稱軸之間有什么關系。

  嘗試概括軸對稱的性質。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出: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之間的連線垂直于對稱軸。

 。ㄈ┱n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索出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那就是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之間的連線垂直于對稱軸。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軸對稱圖形教案2

  學情分析:

  由于本教材是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所借用的則是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學生年齡小,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強,如何讓其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個學習活動中,理解軸對稱的含義,創(chuàng)造出軸對稱圖形,是本節(jié)課所需解決的問題。

  設計理念:

  圖形特征的探究,方法應該是多元化的,而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各種思維方式,張揚個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用自己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重點:

  讓學生感知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難點:判別軸對稱圖形方法的得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眼睛不對稱的娃娃頭像圖片。學生發(fā)表意見,引出課題。

  師:在我們生活當中,有許多事物都是因為有了對稱才產生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有著對稱美的軸對稱圖形。

 。▌(chuàng)設貼近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情景,自然而然把學生引入新課。)

  二、感悟特征,“識”對稱。

  1、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等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它們的共同點。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課本附頁的圖形)。

  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折一折、比一比,感受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的特征。

  3、出示各種幾何圖形,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其是否對稱。 4、認識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定義

  師:像這樣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板書:對折完全重合)。

  把軸對稱圖形對折后,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稱為:對稱軸。(板書:折痕對稱軸)。

 。ū经h(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操作、交流、體會。讓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悟特征。)

  三、深化認識,“做”對稱。

 。1)讓學生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軸對稱圖形。(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創(chuàng)造的,在交流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2)展示學生作品。說說各自的創(chuàng)作方法。

  (在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在獲得發(fā)展的過程中愉悅身心,張揚個性。)

  四、多向拓展,“辯”對稱。

  1、課件出示:天天開心。(心:是剪出來的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天”字也是軸對稱的圖形。 2、出示字母:BANG

  引導學生判斷各個字母是否軸對稱圖形,出現爭議的字母B,引導學生驗證結果。

  3、挑戰(zhàn)難題,激勵優(yōu)勝。

 、佟澳尽弊值囊话

 、诳此戚S對稱的“奉”字,讓學生判斷分析,合成“棒”字激勵學生。

  4、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猜測——驗證——總結)

  5、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例子。

  (多向拓展,讓學生感悟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五、升華認識,賞對稱。

  1、欣賞短片

  2、說一說。

  出示短片中不止一個對稱軸的圖片,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認知能力說一說,為以后的學習鋪墊。

 。ㄍㄟ^賞析,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妙與神奇,激發(fā)學生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積極情感。)

  六、課堂小結

  出示兩幅是軸對稱的表情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今天的收獲。(認知的、情感的)

 。ū经h(huán)節(jié),既讓學生感悟了成功的喜悅,也合理地整理了課堂的知識點。)

  師:軸對稱圖形是和諧、美麗的,而且在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最后,老師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繼續(xù)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欣賞生活。

  板書設計:軸對稱圖形

  (猜測——驗證——總結)

  對折完全重合

  折痕對稱軸

  教學反思:

  我在本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折一折,比一比,摸一摸等直觀手段,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軸對稱現象,還有軸對稱圖形,讓學生能以新的角度去觀察物體,研究物體,體驗它們的對稱美。我這節(jié)課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提供一個讓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沒有給予充足的時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

軸對稱圖形教案3

  課題:1。1~1。4復習(初二上數學)B版

  課型:復習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

  1.了解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會準確畫出軸對稱 圖形,找出對稱軸、對稱點等.

  2.能熟練應用軸對稱的性質.

  3.復習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平分線的性質及推論,并能加以靈活運用.

  例題:

  例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是( )

 、佥S對 稱圖形只有一條對稱軸,②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一條線段,③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④全等的兩個圖形一定成軸對稱,⑤軸對稱圖形是指一個圖形,而軸對稱是指兩個圖形而言.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如圖在一個規(guī)格為6 ×12(即6×12個小正方形)的球臺上,有兩個小球 A,B。若擊打小球A,經過球臺邊的反彈后,恰好擊中小球B,那么小球A擊出時,應瞄準球臺邊上的點( )

  A.P1 B.P2 C.P3 D.P4

  例2.作圖題(1)作 出圖1中△ABC關于直線l的對稱圖形;

  (2)如圖2,∠BAC=60°,點P在邊AC上,試用帶刻度的直尺和量角器,在∠BAC內部找一點O,使點O到A、P的距離相等,且到∠BAC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圖1 圖2

  例3.已知:如圖,△ABC中,△ABC的外角平分線AD,交BC的垂直平分線于D點,DE⊥AB于點E,DF⊥AC于點F,

  (1)求證:BE=CF;

  (2 )若AB=15,AC=7,求AE的長.

  課后續(xù)助:

  1.點A和點B關于直線l對稱 ,對直線l任意一點P,必有PA____PB

  2.對稱圖形________有一條對稱軸,________有兩條對稱軸,_____ ___有四條對 稱軸,_______有無數條對稱軸。(各填上一個圖形即可) .

  3.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的點是___________的交點.到三角形的三邊的距離相等的點是___________的交點.

  4.如果△ A BC與△A/B/C/關于直線l對稱,且∠A=500,∠B/=700,那么

  ∠C/ =___ _.

  5。如圖,點P在∠AOB內,PM⊥OA于M,PN⊥OB于N,且PM=PN,連結OP,則OP是______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如圖,AB=AC,AC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D,垂足為E,

  若AB=10,△ABD的周長為23,求△ABC的周長.

  7.如圖,有一個三角形紙片ABC,AB=10cm,BC=7cm,AC=6cm,沿過點B的直線折疊這個三角形 ,使頂點C落在AB邊上的點E處,折痕為BD,求△AED的周長.

  8.如圖,在△ABC中,∠BAC=90°,BE平分∠ABC,DE⊥BC于D,DE=DC.

  求證:BC=AB+AE.

  9.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C>BA,AD=CD,

  BD平分∠ABC,試說明:∠A+∠C=180°.

軸對稱圖形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

  2、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觀察操作,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

  三、教學難點:

  結合實例感知軸對稱現象。

  四、教具準備:

  實體標本:美麗的蝴蝶、黃綠色的蜻蜓、紅艷艷的楓葉及京劇臉譜等圖形

  五、學具準備:

  圖畫紙、彩色紙、剪刀、實體標本、樹葉若干片、膠水若干瓶、圖形、畫有等距離點子的方格紙。

  六、教學過程:

  觀察激情:

  教師出示實物標本:美麗的蝴蝶、黃綠色的蜻蜓、紅艷艷的楓葉及京劇臉譜等圖形。這些昆蟲標本、樹葉及圖形好看嗎?學生被這些鮮艷的色彩、美麗的圖案吸引住了,異口同聲地說:“很美,很漂亮”。“他們有什么特征?”生:“兩邊的形狀是一樣的”!澳阍谌粘I钪羞見過類似特征的東西嗎?”同學們紛紛舉手搶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如飛機、剪刀、花瓶、黑板、鏡子等)把這些圖形貼或畫在黑板上,接著說:“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研究這類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通過你們自己動手、動腦學會一種新本領,并運用你學到的新本領設計出許多更多、更美的東西和圖案,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豐富,美麗!

  操作明理:

  剪剪、折折、發(fā)現特征。

 。1)指導學生把圖畫紙對折,如左圖畫出小樹圖。用剪刀沿圖案剪下來,打開觀察。

 。2)自己在用一張彩色指對折,在折好的一側畫出自己想畫圖形的一半,在剪下來打開(有的是一朵花、有的是一片樹葉或各種裝飾圖案等)教師問:“這些圖形雖各不相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你能找出來嗎?”(兩半圖形完全相同,大小一樣)。

 。3)請學生把打開的兩半、再沿折痕對折,你又發(fā)現了什么?(兩半完全重合)

  (4)教師把印有下列圖案的工作紙、分別發(fā)給每個小組,要求照剛才的.方法對折觀察,討論總結這些圖形也有什么特征。

  師生共同概括出:如果把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過來,在直線兩邊的圖形完全重合,這種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強化新知

 。1)研究討論剛才同學們舉例說出的圖形(飛機、剪刀......等)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

 。2)教師出示下列圖形,引導學生思考:

  那些圖是軸對稱圖形?如何標準地找出它的對稱軸。

 。ò褕D形對折,如果兩邊能完全重合,便是軸對稱圖形,折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引導發(fā)現,拓開思路。

  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那些東西是對稱圖形?你能找出蜻蜓、樹葉、蝴蝶、北京臉譜的對稱軸嗎?使學生了解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性。

  運用提高、發(fā)展思維。

 。1)比一比誰用樹葉拼成的軸對稱圖形最多、變化多。

 。2)下列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是軸對稱圖形的請畫出對稱軸?

  (課本68頁的做一做)

 。3)小猴不小心,把小花貓漂亮的照片污損了一部分,你能想辦法幫幫小猴把污損的部分恢復原樣嗎?

 。4)比一比,誰在方格紙上設計的軸對稱圖形最美,(選佳作貼在黑板上,及時反饋、評價、欣賞)。

  課堂總結

  什么是軸對稱圖形,怎樣準確地找出它的對稱軸,這就是我們今天學到的新本領。軸對稱圖形真的很美麗,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等各方面的設計中。希望大家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把我們的環(huán)境裝扮得更美麗。

  反思

軸對稱圖形教案5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軸對稱的概念;

 。2)了解軸對稱的性質及其應用;

 。3)知道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區(qū)別.

  能力目標:

 。1)通過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觀察辨析圖形的能力和畫圖能力;

  (2)通過實際問題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的發(fā)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

  (2)通過軸對稱圖形的學習,體現數學中的美,感受數學中的美.

  教學重點

  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的性質及判定

  教學難點

  區(qū)分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觀察實驗

  教學過程

  1、概念:(閱讀教材,回答問題)

  (1)對稱軸

 。2)軸對稱

  (3)軸對稱圖形

  學生動手實驗,說明上述概念.最后總結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這兩個概念的區(qū)別:

  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是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軸對稱圖形只是針對一個圖形而言.

  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都有對稱軸,如果把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看成一個整體,那么它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如果把軸對稱圖形沿對稱軸分成兩部分,那么這兩個圖形就關于這條直線對稱.

  2、定理的獲得

  (投影):觀察軸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否為全等形

  定理1: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啟發(fā)學生,寫出此定理的逆命題,并判斷是否為真命題?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

  學生繼續(xù)觀察得到

  定理3: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交點在對稱軸上.

  說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定理,逆定理則是判定定理.

  上述問題的獲得,都是由定理1引發(fā)、變換、延伸得到的.教師應充分抓住這次機會,培養(yǎng)學生變式問題的研究.

  2、常見的軸對稱圖形

  圖形

  對稱軸

  點A

  過點A的任意直線

  直線m

  直線m,m的垂線

  線段AB

  直線AB,線段AB的中垂線

  角

  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等腰三角形

  底邊上的中線

  3、應用

  例1如圖,已知:△ABC,直線MN,求作△A1B1C1,使△A1B1C1與△ABC關于MN對稱.

  分析:按照軸對稱的概念,只要分別過A、B、C向直線MN作垂線,并將垂線段延長一倍即可得到點A、B、C關于直線MN的對稱點,連結所得到的這三個點.

  作法:(1)作AD⊥MN于D,延長AD至A1使A1D=AD,

  得點A的對稱點A1

 。2)同法作點B、C關于MN的對稱點B1、、C1

  (3)順次連結A1、B1、C1

  ∴△A1B1C1即為所求

  例2如圖,牧童在A處放牛,其家在B處,A、B到河岸的距離分別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點的`距離為500cm.問:

 。1)牧童從A處牧牛牽到河邊飲水后再回家,試問在何處飲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問題可轉化為已知直線CD和CD同側兩點A、B,

  在CD上作一點M,使AM+BM最小,

  先作點A關于CD的對稱點A1,

  再連結A1B,交CD于點M,

  則點M為所求的點.

  證明:(1)在CD上任取一點M1,連結A1 M1、A M1

  B M1、AM

  ∵直線CD是A、A1的對稱軸,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 M1B中

  ∵A1 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為CD中點,且A1B=2AM

  ∵AM=500m

  ∴最簡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已知: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延長BC至D,延長BA到E,使AE=BD,連結CE、DE

  求證:CE=DE

  證明:延長BD至F,使DF=BC,連結EF

  ∵AE=BD,△ABC為等邊三角形

  ∴BF=BE,∠B=

  ∴△BEF為等邊三角形

  ∴△BEC≌△FED

  ∴CE=DE

  5、課堂小結:

 。1)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區(qū)別和聯系

  區(qū)別:軸對稱是說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軸對稱圖形是說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圖形;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軸對稱圖形只對一個圖形而言

  聯系:這兩個定義中都涉及一條直線,都沿其折疊而能夠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對性:即若把軸對稱圖形沿軸一分為二,則這兩個圖形就關于原軸成軸對稱,反之,把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全二為一,則它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2)解題方法:一是如何畫關于某條直線的對稱圖形(找對稱點)

  二是關于實際應用問題“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業(yè):

  書面作業(yè)P120#6、8、9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兩個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種不同的圖形,如圖已畫出其中一個三角形,請你分別補出另一個與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個圖形分成不同的軸對稱圖形(所畫三角形可與原三角形有重疊部分)

  解:

軸對稱圖形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深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

  2、經歷操作、觀察、想象、交流等活動,增強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感受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fā)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準確地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對稱現象并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能在放個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欣賞圖片,建立表象?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觀察這幾個圖片,你們發(fā)現了什么?這些圖片有什么共同點?展示幻燈片中飛機、蜻蜓,蝴蝶的圖片生:它們兩側的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師:是的,還有嗎?

  生:從中間對折后兩側能夠完全重合。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說得真棒!像這樣對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動畫展示飛機、蜻蜓、蝴蝶從中間對著重合過程)那么生活中還有像這樣的的對稱現象嗎?師生總結出:美麗的樹葉、剪紙藝術、車標中的軸對稱設計、北京奧運會的圖標五環(huán)、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建筑等等都是軸對稱圖形。我們的大自然因這些軸對稱圖形變得更加美麗絢爛。

  師展示一片軸對稱葉子的對折后兩側完全重合的動畫,并引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師:這些是軸對稱圖形嗎?若是,請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生判斷出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在每個軸對稱圖形上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同學們掌握得可真好!

  二、探索新知師:看一看,數一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這個是軸對稱圖形

  生2:點A與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3小格。

  生3:A與A'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

  總結:對稱軸圖形中,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兩個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是相互垂直的'。

  三、知識運用師:

  1.動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頁上的圖形,先折一折,再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看看能畫幾條。

  師生共同畫出這些里面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學會分辨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圓形有好多條永遠折不完?,我們就說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師:2.下面的圖形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連一連。

  進一步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

  3.試一試,畫出下面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師:想要順利畫出圖形的另一半,你有什么辦法呢?根據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并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第一步:標出點A和點B;

  第二步:通過數格找到對稱點A'和B';

  第三步:順次連線。

  四、鞏固提升根據上面的方法,你能畫出下面圖形的另一半嗎?試一試。

  生根據掌握的畫圖方法和步驟成功畫出了這個圖形的完整樣子(確定對稱軸后,先找到對稱軸左邊圖形的幾個關鍵點的對稱點,再連線。)

  五、課堂小結?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可以看見軸對稱圖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圖形,我們的生活才會裝扮得這么美麗。

軸對稱圖形教案7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會畫對稱軸,深刻理解對稱軸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并總結出畫法,加深印象。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教學中讓學生先想象已知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及整體分別是什么樣的,然后動手操作,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

  重點:

  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難點:

  經歷畫圖的過程,掌握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

  鉛筆尺子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觀察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發(fā)現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兩邊對稱、大小相等、距離相等、方向相反。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軸對稱圖形的這些特征繼續(xù)學習軸對稱的知識。

  [板書課題:軸對稱再認識(二)]

  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①。

  師:看這幅圖,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的一半。

  預設生:它是一座房子的一半。

  師:請同學們在頭腦中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樣的,整座房子應該是什么樣的?(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②)

  這是淘氣根據軸對稱的知識畫出的房子,他畫得對嗎?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全班進行交流。

  預設生1:淘氣畫出的房子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畫得不對。

  生2:房子下面最左邊一點到對稱軸有2格,最右邊一點到對稱軸也應該有2格,所以他畫得不對。

  3、補全軸對稱圖形。

 。1)嘗試畫圖。那么怎樣在方格紙上根據軸對稱圖形已有的一半畫出它的另一半呢?請同學們在下圖(教材23頁中間例題情境圖)中試一試,再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學生畫圖、討論,教師巡視)

  (2)展示作品,交流方法。將學生畫好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請畫得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4、師生共同總結方法。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的方法:一是找出圖形上每條線段的端點;二是根據對稱軸畫出每一個端點的對稱點;三是順次連接這些對稱點,得到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5、畫出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下面例題)

 。1)獨立解決,先與同伴說說自己的畫法,再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明確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找出每條線段的端點,畫出所有端點關于對稱軸的對稱點,再順次連接這些對稱點。

 。2)思考:比較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學生觀察、討論后

  師小結:這兩個問題畫圖的方法相同。不同點在于第二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對稱軸在圖形上,第三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對稱軸在圖形之外。

  設計意圖: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方法,再學以致用畫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鞏固所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鞏固練習完成教材24頁"練一練"1、2題。

  [課堂總結]

  軸對稱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給了我們許多美的享受,課后要多觀察,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布置作業(yè)]

  學練優(yōu),教材24頁"練一練"3題。

軸對稱圖形教案8

  設計說明

  1.為學生提供豐富而典型的學習資源。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抽象的幾何概念時,需要借助直觀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學設計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過觀察與操作、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學習的資源,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2.注重操作活動與數學思考相結合。

  鑒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要使學生認識、理解圖形的運動這樣抽象的概念,必須結合現實生活的實例幫助學生認識、理解軸對稱圖形以及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要注重操作與思考相結合。為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經驗,本設計讓學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的'活動中理解軸對稱圖形,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現象;在學一學中感受其特征;在說一說中列舉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做一做中不斷深化體驗。同時通過有效地提問做引導,便于在操作活動中落實教學目標。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長方形的紙 剪刀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你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就能從中發(fā)現許多的知識。(課件出示教材28頁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能從圖中發(fā)現哪些有趣的現象? (學生觀察,自由回答)

  2.過渡: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和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涵著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王國,去探索有趣的數學知識吧!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游樂場情境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觀察并說一說有效地打開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盡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

  ⊙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ㄒ唬┱J真觀察,體驗對稱。

  1.觀察圖形,發(fā)現特點,認識對稱現象。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樹葉、蝴蝶、城門圖片。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等方面進行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2)組織學生交流匯報自己的發(fā)現。

  預設

  生1:樹葉以中間葉脈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間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3:城門圖片以中間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3)根據同學們的匯報,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圖形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這些圖形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所在的直線對折,折痕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4)理解“對稱”的含義。

  像圖中的樹葉、蝴蝶、城門這樣,沿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具有這種特征的物體或圖形,就是對稱的。

  2.列舉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1)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還有很多,誰能舉例說說?

 。2)欣賞對稱圖形。(課件出示:五角星、京劇臉譜、蜻蜓、雪花、剪紙等等)

 。ǘ﹦邮植僮,認識軸對稱圖形。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運用對稱的知識,跟老師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成課堂活動卡)

  (1)折一折: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

 。2)畫一畫:在對折后的紙上畫線。

  (3)剪一剪:沿著剛才畫的線剪一剪,剪后展開,會得到一件上衣的圖形。

  2.剪其他圖形。

  (1)選擇松樹、桃心、葫蘆三種圖形中的一種,自己動手剪一剪。

 。2)學生操作,集體評價。

軸對稱圖形教案9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軸對稱再認識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圖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軸對稱的特征。

  2、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重點:

  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經歷畫圖的過程,掌握畫圖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yè)余愛好,F在,大家猜猜王老師的愛好吧。艏垼

  老師邊剪邊讓學生觀察,說說發(fā)現了什么?(老師剪得是一棵小松樹,它是軸對稱圖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軸對稱再認識(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既然是軸對稱圖形,請仔細觀察后,具體說說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引導學生回答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兩邊對稱、大小相等、距離相等、方向相反?

  (一)、學生交流討論后,說說小松樹是怎樣對稱的?

 。ǘ、出示教材主題圖1(半個小房子)

  1、圖中畫了什么?完整嗎?

  2、借助我們學習的關于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你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嗎?

  3、如果要你畫,你在中一半里都要畫什么?

  4、出示教材主題圖中淘氣根據軸對稱小房子的一半畫出的整個房子,他畫的對嗎?

  5、學生自主觀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

  6、引導學生發(fā)現他畫的小房子不對稱,不對稱的原因是房子右下方的長方形與左下方的長方形距離對稱軸的格數不一樣多。

  7、你能試著畫出正確的小房子嗎?要注意什么?

  8、學生畫好后總結:房頂左邊的三角表距離對稱軸三格,右邊也要距離對稱軸三格,左邊墻體距離對稱軸兩格,右邊墻體也距離對稱軸兩格,大門左右距離對稱軸都是1格。

  9、出示教材主題圖2

  你能試著沿對稱軸,在方格紙上畫出小松樹的另一半嗎?

  10、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討論,初步總結出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步驟和方法。

  11、引導學生匯報總結。

  畫出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給圖形的關鍵點,如圖形的頂點、線段的'相交點、端點等。

 。2)、數出或量出圖形的關鍵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3)、在對稱軸的另一側找出關鍵點的對稱點。

  (4)、按所給圖形的順序連接各點,畫出所給圖形的另一半。

  12、結合方法再次修正自己的作品。

  三、課堂挑戰(zhàn):

  1、分別挑戰(zhàn)點、線、面的軸對稱圖形(見學具卡片圖4、圖5、圖6)。

  2、完成教材第23頁下圖(數字2和6的軸對稱圖形見卡片圖3)。

  3、拓展題:

  請畫出三角形CDE的軸對稱圖形C'D'E',其中AB是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

  你有哪些收獲?畫軸對稱圖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

  (1)先找關鍵點 (2)再找對稱點 (3)最后描點、連線

  教后反思:

  本課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征,安排了老師剪一剪,學生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新授教學時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通過觀察老師剪得圖片,說出這個圖形是怎樣對稱的,再觀察淘氣畫得房子不是對稱的,并通過小組動手操作來改正,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樽⒅貙W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在動手操作畫一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讓學生了解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認識。在最后的制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fā)展。

軸對稱圖形教案10

  你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三、交流

  教師: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蛘咦鲗ΨQ圖形。

  四、教學畫對稱圖形。

  例題2

  1、 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2、 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五、練習

  1、欣賞下面的圖形,并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

  2、學生相互交流

  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用尺子,量一量,數一數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1)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3、課內練習一 ——第1、2題。

  4、課外作業(yè): 通過豐富的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實例,讓學生欣賞并體會軸對稱,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更激發(fā)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5、《新課程標準》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進行有效的數

  學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每個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體會活動的樂趣,在樂學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并學會且應用新知。

  板書設計:

  軸 對 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教案11

  【學習目標】:1、經歷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的過程,進一步理解軸對稱的性質,發(fā)展空間觀念;

  2、探索并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及其相關性質;

  【主要問題】: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質?等邊三角形有哪些性質?

  一、基礎知識回顧

  1、下列圖形不一定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A、圓 B、長方形 C、線段 D、三角形

  2、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兩個全等的圖形一定成軸對稱 B.兩個全等的圖形一定是軸對稱圖形

  C.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一定全等 D.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一定不全等

  3、軸對稱圖形對應點連線被 ,對應角對應線段都 .

  4、設A、B兩點關于直線MN成軸對稱,則 垂直平分 .

  5、三角形的周長等于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

  6、怎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答: 。

  7、如圖(1), △ABC中,AB=AC,請在圖中標出此三角形各邊和各角的名稱。

  二、新知識產生過程

  問題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質?請閱讀課本P121

  8.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請在圖(2)中畫出它的對稱軸.

  你是如何找到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的? .

  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是什么? .

  A.頂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B.底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

  C.底邊上的高所在的直線 D.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

  9.當你把等腰三角形沿它的'對稱軸對折后,你能發(fā)現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把△ABC沿折痕AD對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角,填入下表(如圖(3))

 。P鍵操作:對折、重合)

  10.歸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性質1 .

  性質2

  性質3 .

  11、根據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如圖(4),在△ABC中, AB=AC時,

  (1) ∵AD⊥BC,∴∠_____ = ∠_____, = .

  (2) ∵AD是中線,∴____⊥____ ,∠_____ =∠_____.

  (3) ∵AD是角平分線,∴____ ⊥____ ,_____ =_____.

  12、等腰三角形一個底角為70°,它的頂角為 .

  問題2:等邊三角形的哪些性質?

  13、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 三角形,

  即 叫等邊三角形。

  14、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

  如果是,請你在圖(5)畫出等邊三角形的對稱軸

  你能畫出幾條對稱軸? .

  15、當你把等邊三角形沿它的對稱軸對折后,

  你能發(fā)現等邊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16、歸納等邊三角形性質:

  性質1:等邊三角形是 圖形,它有 條對稱軸.

  性質2:等邊三角形 相等.

  17、課本P121 “議一議”:你有哪些辦法可以等到一個等腰三角形?(課堂上小組交流)

  三、鞏固練習:

  18、等腰三角形一個角為70°,它的另外兩個角為

  19、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6,8,則周長為 ;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4,其中一邊長為6,則另兩邊分別為

  20、如圖(6),在△ABC中,AB=AC,∠B=70度,點D為BC的中點,

  求∠BAD的度數.

  20、如圖(7),△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數.

  四、提高題:

  21、如圖(8)所示,在△ABC中,AB=AB,FD⊥BC,DE⊥AB,垂足

  分別為D,E,∠AFD=158°,求∠EDF的度數.

軸對稱圖形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會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

  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思維。

  2、組織討論,深化思維。

  3、加強練習,發(fā)展思維。

  預習作業(yè):

  1、欣賞P1的圖片,你發(fā)現了這些圖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同桌互相說說什么樣的圖形叫作軸對稱圖形?

  3、仔細觀察例1中的圖形,你發(fā)現了什么?你知道怎么畫對稱圖形嗎?

  4、試著在例2的格子圖片上畫一畫

  5、你能用預習到的知識用紙來折、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軸對稱圖形教案13

  教學設計理念

  1、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新課標的這一理念強調了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教學中,我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軸對稱圖形的蹤影,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從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2、為了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散發(fā)活力,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本著這樣的思想,在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策略,并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期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通過教師適時的“引”來激發(fā)學生主動的“探”,通過教師恰如其分的“放”來指導學生獨立自主的“學”,使師生雙邊產生共鳴和諧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教學對象分析

  鑒于學生模仿能力強,思維信賴于具體直觀形象的特點,我選用的是引導發(fā)現教學法,充分運用教具、學具,在實驗、演示、操作、觀察、練習等師生的共同活動中引導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動口、動腦積極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運用投影儀提高教學效率,動態(tài)演出直觀生動的教學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應用意識。

  教學內容分析

  《軸對稱圖形》是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本章是《新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圖形與變換中重要的內容。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探索、研究、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學生能夠通過欣賞、探索生活中的軸對稱,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應能完成上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軸對稱圖形,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

  2、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對稱軸、對應點。

  3、了解軸對稱圖形與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區(qū)別和聯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認真觀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況軸對稱的共同特征。

  (2)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舉出符合軸對稱特征的物體。

  (3)學生通過親自實驗、探索發(fā)現,“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數學。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欣賞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圖形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它的豐富文化價值。

  (2)欣賞生活中的對稱美,增強美感。

  教學重點: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

  教學難點: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區(qū)別和聯系。

  教學策略

  1、提供圖片,激發(fā)興趣。通過欣賞奧運會圖片,給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表象,同時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

  2、合作探究,共同進步。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展開探究活動,總結出結論。給學生創(chuàng)造互相交流、互相幫助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與技能。

  教學媒體:

  各種圖片、多媒體、練習紙、小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回顧雅典奧運會

  (1)欣賞圖片:學生邊聽教師的簡要介紹邊欣賞雅典奧運會圖片(CAI)

  (2)提出問題:從展示圖中選出奧運會開幕式上水中燃燒著的五環(huán)、火炬和文藝表演中水面上的紙船這三幅圖片,抽象其形狀(CAI),提出問題:這三個物體的形狀有什么特點?

  2、欣賞北京奧運會中幾個國家的國旗:

  分別出示中國國旗、加拿大國旗、美國國旗、肯尼亞國旗、韓國國旗、瑞典國旗的圖片(CAI),讓學生說說,這些國旗哪些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

  【學生在小學已初步認識對稱,在這里,我通過奧運會圖片,讓學生感知對稱、欣賞對稱美,激發(fā)求知欲,從而揭示課題—本節(jié)課學習軸對稱圖形】

  二、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1、剪一剪。

  教師先把長方形紙片對折,用剪刀剪出一個圖案,再打開這張對折紙,讓學生欣賞,然后學生自己動手按上述方法剪一剪。

  2、想一想。

  (1)小組交流剪紙的方法。能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剪的嗎?

  (2)展示作品,比較各種剪法。

  (3)教師進一步用輔助,演示剪紙方法。

  【教師演示剪紙的過程起一個示范作用,學生動手剪紙是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直觀操作、形象感受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發(fā)揮交流、合作的實效!

  3、議一議。

  學生觀察,互相交流,嘗試表述這些圖形的共同特征。教師歸納學生的表述,引導得出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的概念,并板書概念。

  【在前面的操作活動中,學生已有了形象的感知。在這基礎上,讓學生議一議,說出先折后剪的方法能剪出對稱圖形,使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直觀、自然。從而水到渠成地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這種自然的、用學生自己的話總結出來的特征,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印象深刻!

  4、舉一舉。

  (1)聯系實際,你能舉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實例嗎?

  (2)說說你所熟悉的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與同學討論、交流,同小組互相補充。

  5、練一練。

  你能正確地完成書本第30頁的練習嗎?

  【通過舉例、練習,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本質。】

  三、觀察對比,獲取新知

  1、看一看展示的圖形,每對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學生觀察,討論交流后,代表匯報)教師進一步用動漫演示,,教師引導得出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及對稱軸、對稱點的概念,并板書概念。

  【通過學生觀察、主動思考,認識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本質特征,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勇于發(fā)現,培養(yǎng)合作意識。】

  2、聯系實際,你能舉出一些生活中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例子嗎?你能正確地完成教科書第31頁的練習嗎?

  【通過學生舉例,獨自練習,進一步認識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本質!

  3、出示彩圖:通過動漫演示,讓學生觀察,自主討論,小組交流總結,得出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qū)別與聯系。

  【給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時間,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新知并應用新知。】

  4、討論總結: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嗎?全等的兩個圖形一定成軸對稱嗎?為什么?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展開討論,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及時指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回憶歸納,教師指導。

  【通過思考成對稱的兩個圖形與全等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

  四、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設計

  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以給定的圖形“ =、△△ 、〇〇”(兩條平行線、兩個圓、兩個三角形)為構件,構思出獨特且有意義的軸對稱圖形。請畫出與眾不同的圖形,并寫一兩句貼切、詼諧的解說詞。

  【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升華,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fā)其強烈的學習情感!

  五、歸納小結,效果評價

  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

  ①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诒竟(jié)課中你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通過小結,使知識成為“體系”,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六、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

  布置作業(yè):教科書習題12.1第2、3題

  板書設計:12·1軸對稱

  1、軸對稱圖形:①一個圖形能沿某一直線折疊。

 、谥本兩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2、軸對稱:①兩個圖形能沿某一直線折疊。

 、谥本兩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3、區(qū)別與聯系:

  教學反思:《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筆者認為學生對于這方面的知識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發(fā)現、創(chuàng)新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比較、思索、發(fā)現,才能真正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進而領悟,內化為自己所有;仡櫛竟(jié)課的教學,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第一,這本身是一節(jié)很枯燥的概念課,但我能夠靈活運用先進的電教媒體,把它講透了、講活了,學生興趣很濃,學得也很愉快;第二,充分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懂得數學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通過剪一剪、想一想、議一議、舉一舉、練一練等一系列觀察、操作、體驗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既培養(yǎng)了它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總結問題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它們勇于探索的精神,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探索的快樂。第三,重視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搭建欣賞對稱美的平臺。體驗數學蘊含的“美”和無窮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數學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小組沒有分好,導致有些小組討論不夠積極;二是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qū)別與聯系沒有做過多地解釋,所以學生在做作業(yè)時,出現了較多的失誤。所以在訂正時我又進行了較詳細地講解。

軸對稱圖形教案14

  教材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P68。

  教材、學生分析

  對稱是大自然的結構模式之一,它廣泛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人類創(chuàng)建的文明史中,具有多種變換形式。學生對于對稱現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筑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但并不要求掌握“軸對稱圖形”的名稱。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正確識別軸對稱圖形,會設計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操作,經歷認識軸對稱圖形的過程,掌握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新等能力。

  3.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

  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為主要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2.充分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感悟“生活數學”理念。

  3.將數學欣賞融入教學中,感受數學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設計制作軸對稱圖形。

  設計流程

  一、理解感知“對稱”

  1.首次探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研究圖形王國中的一種現象──“對稱”。你聽說過對稱嗎?說說你印象中的對稱。

  2.再次探底:出示組圖(蝴蝶、獅子臉、椰樹、楓葉),這些圖形你覺得哪些是對稱的?跟同桌說說為什么。

  3.交流反饋:你是怎樣想的,說說你的理由?(預設①:多數學生能判斷正確──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預設②:少數學生能判斷正確──展開生生交流,可分成正反兩方爭辯,陳述理由)

  4.引出驗證:你能想個辦法來證明蝴蝶、獅子臉、楓葉的兩邊一樣,只有椰樹的兩邊不一樣嗎?(預設:學生代表上臺分別折一折蝴蝶、獅子臉、椰樹、楓葉)

  5.師小結:像這樣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就叫做對稱圖形。(板書)剛才同學們把圖形對折后留下的這條折痕,我們把它叫做這個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在黑板上用點劃線范畫對稱軸)你能找出剩下圖形的對稱軸嗎?你覺得對稱軸有什么特點?

  6.即時生成資源并共享:在教室里找找有沒有對稱圖形,指指它們的對稱軸。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7.欣賞生活中的這些物體的形狀,指指它們的對稱軸在哪里。

  (意圖:教學伊始,開門見山地結合課題進行探底,把握學生認知起點,以四幅色彩鮮艷的圖片為紐帶,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再以“動手折一折”為依托,引出對稱圖形及對稱軸的概念,并及時拓展到生活中去尋覓與欣賞,以學生現場找到的對稱圖形為資源,利用這些生成資源進行對稱概念和對稱軸概念的.鞏固。在這樣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數學資源和數學實踐無處不在。細想之下,整個教學過程不就是一個從“生活經驗”提升到“數學原型”的過程嗎?而這樣的過程又是在師生民主平等的對話和學生多樣化活動中進行的。)

  二、實踐深化“對稱”

  1.討論:剛才我們找出了很多對稱圖形,也欣賞了很多對稱圖形,老師也想來動手制作一個對稱圖形,你覺得我可以制作一個什么圖形?……

  2.探究方法:師從學生回答中采納一條意見,“大家能指揮老師做一做嗎?”……(預設①:多數同學會──集體指揮教師后請學生小結方法;預設②:個別同學會──請同學上來演示,師生共同小結方法。)

  3.你想自己動手試一試嗎?學生個體獨立活動,看在相同的時間內,誰制作的對稱圖形最有創(chuàng)意、最漂亮。

  4.展示生成資源:把你的作品先露一半讓大家想想可能是什么圖形?再全部展開貼在黑板上,指指它們的對稱軸(生生互動交流、評價)。

  (意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借助給老師出主意、動手做一做、互動評評議議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帶著知識走進實踐,不著痕跡地得出了制作對稱圖形的方法,主張通過實踐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發(fā)展思維。這里將教學的重點圈定于學生自主探求制作方法、創(chuàng)造對稱圖形之中,并對這些生成資源加以利用,感悟數學的應用性和數學美。)

  三、練習內化“對稱”。

  1.出示常見圖案。判斷,如果是對稱圖形的,畫出對稱軸。(獨立完成,反饋)

  2.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折出對稱軸(動手之前先進行猜想:你覺得他們可能有幾條對稱軸?動手實踐驗證)。

  (意圖:這里主要借助于畫一畫的方法實現數學知識的內化和提升。如此,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應用的意識,而且有助于“猜測、驗證”及感受“無限”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四、總結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學了對稱圖形后有什么用處呢?其實,對稱還有很多種類型,以后我們將繼續(xù)去學習。

  2.數學百花園:欣賞中國的剪紙藝術和世界各地的建筑藝術,進一步感受對稱美。

  (意圖:課已接近尾聲,這里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梳理數學知識、升華數學知識,催生學生對生活中對稱藝術的贊美,實現從軸對稱圖形──生活中其它對稱現象的跨越,學生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又一次經歷了燦爛文化的熏陶。)

軸對稱圖形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含義。

  2、會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使學生在操作中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畫對對稱圖。

  教學難點

  認識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樹葉圖、青蜓圖、天平圖,任意不對稱圖形。

  2、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1)這些圖形,形狀有什么特點?

 。2)再找出一些生活中實例圖形。

  3、通過匯報,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明確到:

  樹葉圖、青蜓圖、天平圖,圖形左右部分一樣,并且說明:這些圖形給人以美感,如果想象一個圖形不對稱,使人覺得不舒服。

  4、(課件演示:對稱圖形下載)

  將樹葉圖對折、青蜓圖對折,天平圖對折,使學生觀察到這些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5、同桌同學合作實驗

  先把一張紙對折,在折好的一側畫出圖形,剪下來,再把紙打開,看一看能得到一個什么樣的圖形?

  6、教師明確: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7、投影出示,做一做和練習二十六1題,引導學生判斷。

 。1)教師出示投影。

 。2)學生討論、交流。

  8、分組實驗,組內每人畫一種圖形。

 。1)出示101頁上圖。

  (2)每人在方格紙上畫一種圖形,并剪下來。

 。3)比較,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4)教師指導。

 。5)使學生明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

  (6)啟發(fā)學生,每一種圖形,可以畫幾條對稱軸。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匯報:正方形可以畫4條對稱軸。

  長方形可以畫2條對稱軸。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各有一條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7)引導學生回憶判斷,學過的平面圖形,哪些是輪對稱圖形,哪些圖形只有一條對稱軸,哪些不止一條,可以出示圖形。

  三、課堂練習

  1、下面的數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2、把一張紙對折后,剪下一個圖形,把剪下的'圖形展開,所得的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引導學生同桌或組內操作。

  引導學生在書上填畫。

  四、課后作業(yè)

  運用學過的知識,用紙剪去一個對稱圖形,可以怎樣剪?

  五、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教案】相關文章:

軸對稱圖形教案01-25

軸對稱圖形教案02-12

《軸對稱圖形》教案04-17

關于《軸對稱圖形》教案范文06-02

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課文的教案范文07-20

《軸對稱圖形》教案(通用6篇)03-01

《軸對稱圖形》教案(通用9篇)05-30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08-02

作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