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幾種模板
教學設計是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yōu)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tǒng)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下面由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小編為大家分享教學設計的幾種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表格式
案例名稱 |
寫一首詩 |
科目 |
語文 |
|||||||||||||||||||||||||||||||||||||||||||||
教學對象 |
八年級學生 |
課時 |
1課時 |
提供者 |
黃韜 |
|||||||||||||||||||||||||||||||||||||||||||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
||||||||||||||||||||||||||||||||||||||||||||||||
本節(jié)課內(nèi)容屬中學階段語文學科,它是語文出版社出版八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二單元寫作指導課,需1課時完成。這節(jié)課教學在七年級的詩歌寫作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形式上的要求,有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能力,但題目、內(nèi)容等方面的自由度很大,這又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能力有極大幫助。通過學習,學生將在詩歌鑒賞與寫作的雙向能力上有所提高,這是他們步入文學殿堂必走的一步臺階。 |
||||||||||||||||||||||||||||||||||||||||||||||||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我確立教學目標為: 1、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 2、恰當?shù)剡\用藝術手法,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 3、體現(xiàn)詩歌形式上特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
||||||||||||||||||||||||||||||||||||||||||||||||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
||||||||||||||||||||||||||||||||||||||||||||||||
七年級時對詩歌的學習,使學生的詩歌鑒賞及寫作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僅限于能夠感知、體現(xiàn)詩歌的主要特點,甚至是某方面的特點。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以及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可以認識到學生比較善于模仿, 以此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如: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的練筆中,學生喜歡在詩節(jié)里以排比的修辭方法,展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加之首句、尾句形成的反復,來抒發(fā)對母愛的感激、頌揚之情;在學過《致空氣》的練筆中,他們則以太陽之溫暖、永恒來象征母愛之溫馨、恒久,或以春雨的及時潤澤來象征奉獻之無處不在,以此抒發(fā)贊美之情。 |
||||||||||||||||||||||||||||||||||||||||||||||||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
||||||||||||||||||||||||||||||||||||||||||||||||
本著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采用教師展示課件,學生網(wǎng)絡查找,教師指導點撥,學生合作探究,師生共同學習等策略,為了達到課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實施過程中關鍵是營造詩意氛圍,激活學生思維。 |
||||||||||||||||||||||||||||||||||||||||||||||||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
||||||||||||||||||||||||||||||||||||||||||||||||
在教學過程中,為支持教師的教,我將Flash動畫與PowerPoint相結合,增強直觀性,趣味性;為支持學生的學,則選擇了微機室的學習環(huán)境,并利用網(wǎng)絡信息資源,增強自主性、實效性。 |
||||||||||||||||||||||||||||||||||||||||||||||||
六、教學過程 |
||||||||||||||||||||||||||||||||||||||||||||||||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
|||||||||||||||||||||||||||||||||||||||||||||
一、創(chuàng)設情境、詩意導入 |
播放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歌的Flash動畫;課件展示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歌;用富有文采的語言導入新課。 |
體味詩歌的情感、寫法;網(wǎng)絡查找抒發(fā)同一情感的現(xiàn)代詩;鑒賞比較詩歌形式上的不同之處。 |
調動多種感官;創(chuàng)設詩意情境;激發(fā)寫作欲望,揭示本節(jié)課題。 Flash動畫與PowerPoint相結合,加之網(wǎng)絡資源。 |
|||||||||||||||||||||||||||||||||||||||||||||
二、查找信息、明確目的 |
課件展示詩歌的主要特點;進而明確教學目的。 |
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查找;匯報交流查找結果。 |
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中明確方向。 PowerPoint結合網(wǎng)絡資源。 |
|||||||||||||||||||||||||||||||||||||||||||||
三、借鑒實例,指導要點 |
課件展示三首詩歌;指導研讀主要手法;進而提出指導要點。 |
品讀詩歌;探究手法;明確要點。 |
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感悟情感,領會技巧,體味韻律。 PowerPoint課件 |
|||||||||||||||||||||||||||||||||||||||||||||
四、模擬練筆,激發(fā)創(chuàng)作 |
課件展示梯度不同的仿寫內(nèi)容;鼓勵學生從切身感受出發(fā)進行仿寫;播放優(yōu)美樂曲,營造寫作氛圍。 |
合作交流;發(fā)表意見;共同完成;獨立創(chuàng)作。 |
使學生由點到面、進而到體地領悟詩歌特點。 PowerPoint課件 |
|||||||||||||||||||||||||||||||||||||||||||||
五、習作欣賞,展現(xiàn)個性 |
明確習作提交方式;肯定習作閃光之處。 |
發(fā)送電子郵件上交習作;品讀自己的習作。 |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審美情趣。 網(wǎng)絡資源。 |
|||||||||||||||||||||||||||||||||||||||||||||
六、課外延伸,鼓勵創(chuàng)新 |
由圖片談思維,拓寬學生創(chuàng)作空間。 |
感悟,想象。 |
讓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延伸至課后,再作佳篇。 PowerPoint課件 |
|||||||||||||||||||||||||||||||||||||||||||||
教學流程圖 開始
課件詩意導入
網(wǎng)絡學生查找信息,明確目的
課件學生借鑒實例,教師指導要點
課件學生模擬練筆,創(chuàng)作詩歌
網(wǎng)絡師生欣賞習作
課件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結束 |
||||||||||||||||||||||||||||||||||||||||||||||||
七、教學評價設計 |
||||||||||||||||||||||||||||||||||||||||||||||||
課程基本結束時,指導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明確評價的具體內(nèi)容,以學生自評為主,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為輔?隙▋(yōu)點的同時,指出問題所在,以及改進建議等。 附: 學生自評表
|
||||||||||||||||||||||||||||||||||||||||||||||||
八、幫助和總結 |
||||||||||||||||||||||||||||||||||||||||||||||||
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口頭指出、課件展示兩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爭取讓學生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都能達到要求。但就第四環(huán)節(jié)而言,學生很難均達到理想效果,諸如此類問題,采取個別對待的方法,使他們就其實際情況盡可能達到更好程度。最后做出總結,說明本節(jié)課的成功及遺憾之處,同時拓寬創(chuàng)作空間,令學生有激情地進行課后的修改與創(chuàng)作。 |
敘述式
課題名稱
設計者(姓名、通訊地址)
一、概述
· 說明學科(數(shù)學、語言藝術等)和年級(中學、小學、學前等)
· 簡要描述課題來源和所需課時
· 概述學習內(nèi)容
· 概述這節(jié)課的價值以及學習內(nèi)容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標分析
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該課題預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做出一個整體描述。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征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說明本課題設計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資源與工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支持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和工具,包括學習的環(huán)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wǎng)址、認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tǒng)媒體。
如果是其他專題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課程,可能還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獲得情況。
六、教學過程
這一部分是該教學設計方案的關鍵所在。
在這一部分,要說明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及所需的資源支持、具體的活動及其設計意圖以及那些需要特別說明的教師引導語。
最后,畫出教學過程流程圖。同時,流程圖中需要清楚標注每一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媒體和相應的評價方式。
七、教學評價設計
創(chuàng)建量規(guī),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八、幫助和總結
說明教師以何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設計相應的不同幫助和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給予不同的幫助。
在學習結束后,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簡要總結?梢圆贾靡恍┧伎蓟蚓毩曨}以強化學習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或補充的鏈接鼓勵學生超越這門課,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領域。
主題式
教師信息 |
||||
姓名 |
|
|||
學校 |
|
|||
電話 |
|
|||
E-mail地址 |
|
|||
主題活動選題 |
||||
主題活動標題 |
|
|||
課程問題 |
||||
|
主要問題 |
|
||
|
子問題 |
|
||
活動設計摘要 |
||||
|
||||
學科領域 (選擇 所涉及的學科) |
||||
商業(yè)教育 工程學 家政 語文 音樂 職業(yè)教育 社會學科 戲劇 |
外語 工業(yè)技術 數(shù)學 物理教育 自然科學 工藝技術 化學 生物 |
歷史 地理 公民 信息技術 美術 體育 勞技 其他: |
||
年級 (選擇所涉及的學生) |
||||
幼兒園-2年級 6年級-8年級(初中) 非母語課程 天才學生 |
3年級-5年級(小學) 9年級-12年級(高中) 需要幫助的學生 其他: |
|||
學習目標/預期學習成果 |
||||
|
||||
國家課程標準 |
||||
|
||||
教學過程 |
||||
|
||||
所需時間 (例如: 7天, 4周, 2個月, 半年等) |
||||
|
||||
必備技能 |
||||
|
||||
本主題活動需要的學習材料和資源
|
||||
硬件技術 (選擇所涉及的設備。)
|
||||
照相機 計算機 數(shù)碼相機 DVD播放器 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
光驅 打印機 發(fā)射系統(tǒng) 掃描儀 電視 |
錄像機 攝像機 可視會議設備. 其他: |
||
|
||||
軟件技術 (選擇所涉及的軟件。) |
||||
數(shù)據(jù)庫/電子表格 桌面出版 E-mail軟件 百科全書CD-ROM |
圖像處理 網(wǎng)頁瀏覽器 多媒體
|
網(wǎng)頁制作 文字處理 其他: |
||
印刷材料 |
|
|||
所需教具 |
|
|||
因特網(wǎng)上的資源 |
|
|||
其他 |
|
【教學設計的幾種】相關文章: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教學設計07-04
九年級化學下冊《幾種常見的酸》優(yōu)秀教學設計04-03
常見UI設計模式有哪幾種08-06
教學總結:初中數(shù)學常見的幾種數(shù)學思想02-04
期貨交割的幾種方式02-09
幾種韓語考試介紹06-13
java線程的幾種狀態(tài)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