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www.蜜臀.com,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欧美日韩三级视频,欧美性综合,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99a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教學設計

淺談基于PBL教學法的《環(huán)境工程案例》教學設計及實踐論文

時間:2025-04-15 21:50:0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基于PBL教學法的《環(huán)境工程案例》教學設計及實踐論文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基于問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方式,在PBL教學法中,教師以教學重點、要點為圓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以“問題解決者”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問題解答、課堂討論。《環(huán)境工程案例》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為目的,專門為大四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學生而設置的課程,具有重應用重分析的特點。作為一門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結合緊密的課程,尤其適用于PBL教學法。該課程需在已掌握一定專業(yè)(廢水、廢氣、噪聲、廢渣的控制處理技術等)理論知識和設計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實際案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目的。結合工作實踐,筆者基于PBL教學法對《環(huán)境工程案例》進行教學設計及實踐,進而研究和探索引入PBL教學法對此類課程的影響及存在問題。

淺談基于PBL教學法的《環(huán)境工程案例》教學設計及實踐論文

  1 PBL教學法在《環(huán)境工程案例》中的教學設計及實踐

  1.1 教學設計

  PBL教學法的精髓被認為有三個方面:

  (1)學習方法——以問題為導向,項目為組織的學習方法,這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來源,也為學習提供了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空間和情景,使學生在復雜情況下分析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并由此積累經(jīng)驗,學會融會貫通。

  (2)學習內容——鼓勵利用多門專業(yè)課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大大加強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

  (3)學習的社會性——人和環(huán)境互動的學習形式,通過小組分工合作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交流、組織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此為基礎,環(huán)境工程案例的課程將圍繞教學大綱,聯(lián)系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專業(yè)知識,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和固廢處理與處置等,結合案例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題及思考問題,給學生一定自由探索的空間。

  教學設計將按此進行:主要污染物控制方法(教師)→劃分小組(學生)→結合案例(教師、學生)→查找資料(學生)→制定方案及計劃(學生)→方案實施(學生)→解決問題(學生、教師)→總結歸納(學生)。

  1.2 教學設計實踐對象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大四學生已學完“水、氣、聲、渣”四門污染物控制技術的主干課程,并在環(huán)境影響評價、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方面均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因此具有較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PBL教學法在《環(huán)境工程案例》的教學設計實踐持續(xù)2年,針對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2個年級共223人進行。

  1.3 教學設計實施步驟

  為使學生對整個課程和學習方法有個總體的了解,首先對學生介紹課程的學習意義、應掌握內容、課程安排和要求以及PBL教學法的設計思路,并分為5個部分對PBL教學法進行實施:

  (1)理論學習:以污染物種類為單元進行劃分,分為“水、氣、聲、渣”四個單元。針對每單元的主要污染物處理和處置方法進行鞏固及擴展,復習各污染物指標及監(jiān)測評價方法。

  (2)分組合作:學生按學號分組合作,每組4個人,共同商定所選題目。并根據(jù)要求選題進行調查、分析、搜錄、篩選、PPT制作和講解準備。每組設組長一名,組員在組長的組織下,進行分工,如資料查找、案例搜索等。要求所有小組成員參加討論,探索如何對資料、案例進行分析總結,以達到最佳報告效果。

  (3)案例分析:在小組討論后,學生依據(jù)查閱的資料和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并制成PPT,做一個不低于10分鐘的發(fā)言,展開課堂討論。學生以組為單位派出代表,對污染物處理方法進行講解并例舉相關案例,以案例背景為基礎,分析采用該方法的原因,并對案例中使用的處理設備和效果進行介紹,最后對該污染物處理方法進行歸納總結。鼓勵各小組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說明展示,如結合視頻介紹、仿真模擬、圖表分析等。

  (4)課堂討論:積極鼓勵其他組學生對該專題報告進行提問,發(fā)言者進行回答,小組其他成員也可以幫助進行答問。任課教師也需在課堂討論中指出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和存在的疑點。

  (5)總結報告:每組將在課堂討論后,結合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對本組專題進行修改和補充,最后做成報告上交。

  1.4 考核評分

  課程考核分數(shù)由三部分組成:組內評分30 %、班級評分30 %以及教師評分40 %。組內評分由組員根據(jù)工作量及貢獻率進行評分;班級評分由其他組根據(jù)課堂討論中發(fā)言及回答問題的表現(xiàn)進行評分;教師將根據(jù)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表現(xiàn)、PPT和總結報告的質量進行評分。三部分相結合,組內評分可以避免少說少做的同學和用心參與的同學分數(shù)一致;而班級評分則可提高其他小組的參與興趣;最終教師評分則關注于整體效果。

  2 PBL教學法在《環(huán)境工程案例》的實踐效果及反饋

  為了解PBL教學法在《環(huán)境工程案例》的實踐效果,對參與該門課程學習的223名學生進行教學效果反饋調查。通過問卷形式,針對教學方法、知識點掌握情況、知識擴展情況、資料收集分析能力的提高、課堂氣氛、小組分工情況、合作情況、評分情況、互動情況等項目進行滿意度調查,可選項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項。并在問卷最后加上學生對該課程的建議一欄。共發(fā)放不記名問卷223份,收回223份,有效問卷223份。通過對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可得知,對該教學方法非常滿意的同學占80 %,滿意的占13,一般的占7 %;對重要知識點掌握情況非常滿意的占75 %,滿意的占17 %,一般的占8 %;對知識擴展情況非常滿意的占82 %,滿意的占13 %,一般的占5 %;對資料收集分析能力的提高情況非常滿意的占75 %,滿意的占16 %,一般的占9 %;對課堂氣氛滿意的占90 %,滿意的占6 %,一般的占4 %;對小組分工情況非常滿意的占82 %,滿意的占18 %;對合作情況非常滿意的占76 %,滿意的占13 %,一般的占11 %;對評分情況非常滿意的占92 %,滿意的占8 %;對互動情況非常滿意的占90 %,滿意的占10 %。

  在建議一項上,多數(shù)同學提出資料較難收集,并建議自由組合分組,自行選擇同學建組;部分建議案例及資料全部由教師提供;部分建議推廣PBL教學方法等等。整體而言,PBL教學法在該課程實施效果明顯,通過PBL教學法的引入,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改變嚴肅緊張的授課局面,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互動增加,討論激烈,通過案例資料查找,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在小組合作的狀態(tài)下,同學間交流增多,能發(fā)掘他人和自己的優(yōu)點,具有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課堂討論及班級評分環(huán)節(jié),則大大增加了互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課堂氣氛熱烈。

  3 結語

  在《環(huán)境工程案例》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教學效果明顯,對學生而言,可培養(yǎng)其主動分析問題、分工協(xié)作、查找相關信息并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可增強自身對本課程的理解及知識面的擴大。結合學生建議,可在分組及建立相關資料庫方面入手,進一步推動PBL教學法的實施。因此,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引入PBL教學法是具有非常實際的意義。

【淺談基于PBL教學法的《環(huán)境工程案例》教學設計及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解決數(shù)學教學設計思路的論文08-14

基于AIDE 的Android 程序開發(fā)教學設計論文07-25

淺談CDIO數(shù)學實驗課教學設計論文08-30

MBA戰(zhàn)略管理課程的案例教學設計論文07-04

《秋天》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10-16

教學設計案例:小池09-20

寫字教學設計案例08-17

生命教學設計案例06-18

太陽教學設計案例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