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通用1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教具:文具實物圖、小黑板
學具: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請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2、( )×40=80 ( )×30=60 ( )×20=120
3、8÷2= 24÷8= 15÷3=
二、新知探究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每到新學期,孩子們都會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這學期你又為自己購買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氣和笑笑也來到了文具店(貼出掛圖:每個文具盒20元),想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買些文具(揭示課題:買文具),你們幫幫他們好嗎?
2、學習80÷20和140÷20
、艔奈木叩昀锬懔私獾搅四男⿺(shù)學信息?淘氣今天帶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板書問題:80元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
師:“你會列出算式嗎?”(板書:80÷20)
師:“你為什么這么列式?”(因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個20)
師:“80÷20等于幾?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算法。
師:“那你會用豎式來計算嗎?請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學生匯報時提出:“為什么4要寫在個位?(因為80里面有4個20)”把你的想法告
訴同桌的`孩子。
、苿偛盼覀兺ㄟ^計算知道80元可以買4個書包,那140元呢?可以買多少個書包?(學生列出算式)
師:“你能像剛才一樣用豎式來計算嗎?”
學生試做,并回答為什么7要商在個位。
、潜容^80÷20與140÷20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師(用手勢顯示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提問: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nèi)的孩子說說。
學生匯報時教師可以引導,80÷20你拿什么來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為什么不拿14來除?
通過小組內(nèi)討論感知“除數(shù)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的算法”。
⑷鞏固:帶著這樣的想法請你做一做。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90÷30 120÷40 100÷30
師用手勢表示:除數(shù)30,先看什么?如果不夠就看什么。
3、學習268÷20和268÷30
、艓煛靶π裉鞄Я268元,也想買一種文具,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教師貼出:每個書包30元的實物圖)[
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出268÷20和268÷30兩個算式。
師:“請你估一估笑笑能買多少個文具盒?你是怎么估的?”、“那能買多少個書包呢?”
、茙煟骸澳隳苡秘Q式計算嗎?試著做一做268÷20”
學生試做268÷20。提問:你是怎么做的?匯報時講清算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就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先用26除以20,在十位上商1;1乘20等于20,26-20等于6,再用68除以20在個位上商3,3乘20等于60,余8。
師:“268÷30呢?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
學生明確用268來除后再自己做一做。
、菐煟骸罢埬阕屑氂^察268÷20和268÷30有什么不同?怎樣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
學生回答后教師幫著梳理,先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如果不夠除就看前三位。
⑷鞏固:先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再計算165÷30 210÷50 482÷40 731÷60
三、全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算式中除數(shù)有什么樣的特點?”(揭示課題: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師:“在做這樣的題時,你想提醒小朋友們注意些什么?”
四、開放練習
聽說要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買文具,大隊部先后收到了350元和562元的捐款。你能像剛才一樣提出用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嗎?
學生自由提問題,并用豎式來解決問題和進行練習。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體會小數(shù)的特征。
2、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教學重點
簡單小數(shù)的讀、寫。
教學難點
1、小數(shù)意義的理解。
2、小數(shù)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教師宣布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的知識—元、角、分與小數(shù)。
板書:元、角、分與小數(shù)。
元、角、分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了,小數(shù)是什么呢?我們還不認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借助元、角、分來認識小數(shù),和小數(shù)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個新的好朋友呀?
二、講授新課
1、認知小數(shù)。
。1)出示課本插圖。
。2)引導學生觀察“書櫥”里陳列的文具。讓同桌互相說一說每一種文具的單價是幾元幾角幾分。(同桌交流,請個別學生匯報)
(3)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課本2頁,同桌互相核對,教師同意結果)
。4)認識這些小數(shù)。
在學生都理解了標價牌上小數(shù)的意義后,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
像3.50,1.06,16.85,0.50,8.00……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小數(shù)有無數(shù)個)
觀察小數(shù),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點?(不難發(fā)現(xiàn)小數(shù)都有一個點)
這個“.”是小數(shù)點。這個點很重要,舉例說明:售貨員阿姨粗心地把筆記本標價牌上的小數(shù)點位置寫錯了,把3.50元寫成了0.35元,會造成什么結果?寫成35.0元呢?
2、小數(shù)的讀法。
(1)學生自己先試試讀讀。
。2)教師范讀。
板書:16.85 讀作:十六點八五。
。3)學生自己讀。
。4)說明小數(shù)讀法的要求。
小數(shù)點“.”讀作點,小數(shù)點左邊的'數(shù)按整數(shù)來讀,小數(shù)點右邊的數(shù)按數(shù)字順序一個數(shù)字一個數(shù)字來讀。
(5)讀一讀。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ㄗ⒁猓簭娬{(diào)小數(shù)點右邊的數(shù)的讀法)
3、小數(shù)的寫法。
。1)如何用小數(shù)來表示物品的價格呢?
。2)嘗試練習: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組織討論,教師巡視,并幫助個別學生。最后提問學生同意結果。結束后請學生讀一讀。
三、課堂活動
1、課本第2頁的“試一試”。
2、課本第3頁的“練一練”的第3題。
四、鞏固練習
1、課內(nèi)作業(yè)。(課本第3頁的“練一練”的第1、2題。)
2、小黑板作業(yè)。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3、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yǎng)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認一認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熊等、筆、橡皮、尺、練習本等若干。每人一個錢袋(內(nèi)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內(nèi)容:
一、欣賞世界各國的錢幣
今天,老師先請小朋友來欣賞世界各國的錢幣。
。ü獗P:世界各國的錢幣)
剛才同學們欣賞了許多國家的錢幣,那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人民幣)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看光盤)
二、新授:
。ㄒ唬┱J識人民幣。
1、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幣圖。(光盤)
師:你們認識這些人民幣嗎?
請小朋友結合每組中自己帶的人民幣,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并說說你是怎樣認識他們的,有什么特征?
。▽W生分組討論。)
2、為了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每一張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我們將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再請同學上來介紹給全班小朋友來認識。
(學生在小組中利用實物分類)
3、指名學生上來按自己分類的方法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
(學生大致有兩種分法:A:分成硬幣和紙幣兩類;B:按元、角、分分類。)
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教師揭示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4、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呢?(看光盤)
5、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幣,按每種面值一張來計算,這些人民幣共有幾元幾角幾分?(讓學生算一算)
6、觀察硬幣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圖案?(國徽)
我們要象熱愛自己的祖國一樣愛護人民幣,不要隨意損壞它。
三、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也要用帶來的錢來買東西,(課件出示買文具主題圖)
這些文具是同學們學習時的好幫手,我們要愛護它們。誰能給大家介紹它們的價錢是多少?在下面的活動中,同學們就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文具。
揭示課題:買文具(板書)
(一)、友情提示(課件出示)
1、每個小組推薦1名成員當售貨員,其余成員當顧客;
2、每個顧客用帶來的錢買文具,每人只買1件;
3、當顧客的同學要先思考打算買什么東西?注意看清所要買的東西的價錢?再思考怎樣付錢;
4、當售貨員的同學要注意各種東西的價錢?要注意收顧客多少錢,思考怎樣找錢;
5、購物時要文明購物,做個遵守秩序的顧客。
師:我們要文明購物,應該怎么做?(排好隊)
師再強調(diào)要求,活動時顧客要與售貨員對話交流。
(二)、活動開始
。ㄈ⒎答、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小,老師想知道你們“買了什么東西,這東西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師:請我們的`顧客來說一說“買了什么東西,這東西多少錢?是怎樣付錢的?”
學生匯報
(1)、探索1角=10分
生1:我買一塊橡皮擦1角,付了1張1角。
師:有誰跟他買的一樣嗎?但付錢方法不一樣的嗎?
生2:我付了一張5角的,找回4角。
生3:我付了一張1元的,找回9角。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如果老師想用1分、2分、5分的硬幣來付錢,可以怎樣付錢呢?
生1:2個5分。
生2:10個1分。
生3:5個2分。
生4:1個5分和5個1分。
生5:1個5分、1個2分和3個1分。
。◣熃o合板書加法算式)
5分+5分
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
2分+2分+2分+2分+2分
5分+1分+1分+1分+1分+1分
5分+2分+1分+1分+1分
……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都是10分,也就是1角。
師:1角=10分(板書)(課件演示)
師:這就是元、角、分的關系。
。2)、探索1元=10角
生1:我買了一枝鋼筆1元,付了1張1元。
師:還有沒有同學也是買鋼筆的,但付錢方法不一樣的嗎?
生2:我付了1張2元,找回1元。
生3:我付了1張5元,找回4元。
生4:10張1角。
生5:5張2角。
生6:1張5角、2張2角和1張1角。
生7:2張5角。
。◣熃o合學生回答板書加法算式)
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
2角+2角+2角+2角+2角
5角+2角+2角+1角
5角+5角
……
師:觀察這些式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師:1元=10角(板書)(課件演示)
。3)、找零錢
師:有沒有人買尺子?一把尺子多少錢?(8角)你是怎樣付錢的?
生1:1張5角3張1角。
師:還有同學也是買尺子的?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生2:給售貨員1元,應找回2角。
師:為什么呢?
生2:因為1元=10角,一把尺子8角,10角—8角=2角。
生3:我付了一張2元的,找回1元2角。
師:請小組售貨員說說是怎樣找錢的?
生4:因為2元=20角,一把尺子8角,20角—8角=12角,12角就是1元2角。
師:同學們都學得很好。
。4)、補差價
師:有沒有人用1元買1個削鉛筆刀。(1元2角)
生:沒有,因為錢不夠,還差2角。
師:那應該怎么辦呢?
生:再拿2角,湊成1元2角就夠了。
。5)1元錢還可以買什么文具?
師:老師也想?yún)⒓幽銈兊幕顒,我想?元錢給我的孩子買“1塊橡皮、2支鉛筆和1本練習本”大家說可以嗎?(課件出示)
生:不可以,錢不夠。
師:為什么?
生:買2支鉛筆就要1元錢。
師:那老師就買點別的東西,大家?guī)屠蠋熛胂朕k法,用1元錢我能買哪些學習用品?
學生小組討論。(學生匯報)
生1:我買了10個橡皮擦,剛好1元。
生2:我買了2本練習本,1個橡皮擦,1枝鉛筆。
師:你是怎樣算的?
生2:我是這樣算的:2角+2角+1角+5角=10角,也就是1元。
生3:我買一把尺子和一本練習本剛好1元。
師:你是怎樣算的?
生3:我是這樣算的:8角+2角=10角,10角=1元。
……
四、總結
師:同學們真棒,不但會購買小件物品,我們還要愛護人民幣,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希望你們以后都能成為理財小能手。(對學生品德教育)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4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運算律”中的第一課時“買文具”。根據(jù)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要求,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認識中括號。教材中出示了買文具的情境圖,學生通過情境圖找到數(shù)學信息,提出并解決數(shù)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已經(jīng)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具備一定的歸納和推理能力。學生在二、三年級已經(jīng)學習過含有兩步的混合運算和小括號,但沒有對整數(shù)混合運算進行總結性學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三步算式;
2.在解決具體問題時體會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作用,理解并能掌握含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二)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買文具”問題解決的過程,認識中括號并體會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經(jīng)歷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運算、演繹推理、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好習慣。
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認真看題,耐心細致計算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并能正確計算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五、教學方法
教法:啟發(fā)式教學法、任務驅(qū)動教學法、講授法、情境教學法、游戲法
學法:觀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堂本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勗拰
師:每到新學期,小朋友們都會給自己添置一些新文具。那這學期開始的時候,你買了哪些新文具呢?
生:鉛筆盒;鋼筆;三角尺等。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在新學期的時候添置了新文具。
。ǘ┨骄啃轮
1.PPT展示教材P47的情境圖
師:今天,淘氣、笑笑和奇思也來到了文具店買文具。這幅圖是文具店的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獲取哪些數(shù)學信息呢?
。ò鍟n題:買文具)
(學生分享找到的數(shù)學信息:計算器、鉛筆盒、圓珠筆、足球的單價,每盒鋼筆的價錢和每副羽毛球拍的價格)
師:你發(fā)現(xiàn)的可真多!那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想提出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呢?
。▽W生提數(shù)學問題)
師:你真會思考!淘氣剛剛告訴我,他有一個數(shù)學問題,想讓大家?guī)蛶退銈冊敢饷矗?/p>
生:愿意!
師:真是一群樂于助人的孩子!這是淘氣的數(shù)學問題:買3個計算器和1支鋼筆要多少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呢?
生:1個計算器和1支鋼筆多少錢。
師:也就是我們要知道計算器和鋼筆的單價。現(xiàn)在,請大家拿出課堂本,自己先列出算式。在列算式的過程中,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學生獨立列式)
師:誰來說一說?
生:(分步算式)教師板書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師:能說一說你的思路么?
生:先求出3個計算器的錢,再求出1支鋼筆的錢,然后把它們加起來,就是買3個計算器和1支鋼筆的錢了。
師:思路真清晰,不僅列出了算式,還算出了答案,真厲害!還可以怎樣列式?
生:(綜合算式)教師板書算式
22×3+24÷4
師:笑笑跟你列的算式是一樣的,都是列出了一個這樣的綜合算式。那我們應該怎樣計算這個算式呢?拿出課堂本(號本),請你們自己先嘗試著計算這個算式,計算的過程中可以用橫線表示出計算順序。
。▽W生計算,教師巡視)
師:做完了的同學,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計算呢?(學生互動、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學生分享)
師:我們在綜合算式下面畫橫線表示計算的順序,(教師演示)這樣我們就算出了答案。這兩種方法都可以解決淘氣的問題,那么兩種方法在計算過程中有哪些不同與相同的地方呢?哪種方法簡便呢?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呢?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分享)
師:根據(jù)這個算式(22×3+24÷4),誰能來總結一下像這樣的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呢?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學生總結,演示PPT,學生跟讀)
師(小結):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里,先計算乘、除法,再計算加、減法;
如果加法或減法兩邊同時有乘、除法,則可以同時計算乘、除法。
2.PPT展示教材P47的問題三
師:全班一起讀題,請大家用畫橫線的方法標出每題的計算順序,獨立完成。(學生標出順序)
師:誰能來說一說呢?(學生分享)
師:根據(jù)這些計算順序,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含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學生交流,教師總結)
師:含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里,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如果有兩個小括號,可以同時計算。
。ㄈ╈柟叹毩
師:請翻開教材48頁,看著第1題,自己獨立完成。(學生提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
(展示學生作業(yè),共同校正)
師:第2題,請一個人讀題。(學生讀題)
師:怎樣列算式?
生:270÷3-140÷2
=90-70
=20(千米)
師:看著第3題,開火車的形式來回答。(學生分享、教師演示)
。ㄋ模┱n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分享,教師總結)
師:那在計算含有三步的混合運算是,應注意什么?
生:先想怎么計算,想運算順序;不能口算的要用豎式計算。
第二課時
。ㄒ唬⿵土晫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誰能來說一說?(學生分享)
生(教師板書):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里,先計算乘、除法,再計算加、減法;
如果加法或減法兩邊同時有乘、除法,則可以同時計算乘、除法。含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里,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如果有兩個小括號,可以同時計算。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買文具》。(板書課題:買文具)
。ǘ┳灾魈剿,領會新知
師:(PPT展示教材P48“試一試”)全班同學一起讀題!(學生讀題)
師:按照左邊算式現(xiàn)在的順序計算,結果是13,等式不成立,怎么辦呢?先自己獨立探索,看看我們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探索)
師:完成的同學,請跟你的同桌說一說。(學生交流)
師:誰能來說一說呢?你是怎么加括號的?
師:要使這個等式成立,9÷3×5-2畫橫線的部分必須等于9,;而3×5-2等于13,要想等于9,需要把5-2添上小括號先算,變成9÷3×(5-2);而要使橫線部分等于9,要先算3×3,還需要括號來改變原有的運算順序。但是小括號已經(jīng)用過了,我們不能在它外面再套一個小括號,所以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符號“中括號”,中括號是一種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也叫方括號,用“【】”來表示。(板書:中括號【】)
師:跟著我在本子上寫一寫中括號。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混合運算中,如果使用了小括號后,仍需要改變運算順序,就要用中括號了。孩子們,一定要記清楚了。
師:現(xiàn)在我們給這個等式添上中括號,然后用橫線標出運算順序,我們再寫出計算過程來檢驗等式是否成立。(教師板演)
師:根據(jù)這個過程,誰能來說一說含有中括號的算式,在計算時應該按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指名匯報,師生共同小結,PPT展示:在含有中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師: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把四則混合運算學完了,誰能來總結一下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呢?小組討論一下,回憶已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可以分成幾種情況,運算順序怎樣,試著舉一個例子。
。ㄐ〗M討論,學生分享,教師總結,出示PPT,齊讀)
。ㄈ╈柟叹毩
師:請翻開教材49頁,看著第4題(學生讀題)
師: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生:上面的等式只有小括號,下面的等式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
師:請大家用橫線標出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共同校正)
師:玩過撲克牌沒有?看著第5題,我們來玩?zhèn)小游戲。(小組交流,展示)
生:(6+4÷2)×3=24;6+(4+2)×3=24
師:看著第6題,拿出課堂本,看誰做得又快又準確。做的時候要標出運算順序哦,開始。ü餐U
師:第7題,請全班一起讀題,先獨立思考,寫出方案,寫完的同學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方案是否合理,以及合理與不合理的理由。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買獎品總共的錢要低于350元,獎項之間有差異。(共同校正)
。ㄋ模┱n堂小結
師:請兩位同學再來說一說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生分享)
八、板書設計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5
知識與技能: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鞏固含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過程與方法:
能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 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 練習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 練習本 練習冊
教學過程
一、 引導談話,導入新課
師:我們學習了有關乘法的計算、神奇的計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世界真是奇妙無比。其實在數(shù)學計算中,還有許多運算規(guī)律,你們想去研究、學習嗎?師引入新課: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來探索和學習一些有關數(shù)學計算的規(guī)律。(板書課題:買文具)
二、 互動新授,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交流算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47頁情境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從圖中獲取的數(shù)學信息。指名匯報,師根據(jù)生答進行梳理(課件呈現(xiàn)):
從圖中可以知道計算器、鉛筆盒、圓珠筆、足球的單價。
從圖中還可以知道每盒鋼筆的價錢和每副羽毛球拍的價格。
。2)課件出示問題:買3個計算器和一支鋼筆要多少元?
讓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教師巡視檢查。
教師根據(jù)巡視,有選擇地選取用分步方法和綜合方法計算的兩名學生進行匯報,師根據(jù)生答進行板書。
分步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綜合算式:
22×3+24÷4
=66+24÷4
=66+6
=72(元)
。3)質(zhì)疑:這個綜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這位同學算得正確嗎?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計算順序。
指名匯報交流結果,師根據(jù)生答進行點撥(板書):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4)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正確嗎?還可以怎樣計算?
指名匯報,師根據(jù)生答進行小結:
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但他把乘和除這樣的同級運算分成了二步進行,在書寫上比較繁瑣,我們也可以同時進行計算,使過程更為簡練。(師板書算式):
22×3+24÷4
=66+6
=72(元)
。5)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48頁“練一練”第2題。
全班齊練,兩名學生板演。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6)課件出示教材第47頁下面計算式題: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這樣的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說一說每一個算式的運算順序。
師根據(jù)生答,概括小結(課件出示):
在加減乘除混合計算的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在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2、嘗試探索,領會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試一試”:你能添上括號使9÷3×5-2=1成立嗎?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匯報自己的解決辦法。
師根據(jù)生答質(zhì)疑:剛才同學們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號,這是一個新的符號。有了小括號,為什么還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號呢?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符號嗎?
師根據(jù)生答小結(課件呈現(xiàn)):中括號是一種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也叫方括號,用“【】”來表示。因為題中已經(jīng)有了小括號,如果需要再改變運算順序,為了和已經(jīng)使用了的小括號區(qū)別開來,就要用中括號。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含有中括號的算式,在計算時應該按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3)指名匯報,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三、 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第四題
四、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嗎?(師根據(jù)生答,課件呈現(xiàn))
1、只有加減運算或者只有乘除運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既有加減又有乘除運算時,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3、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一練的1至3題。
板書設計:
買文具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22×3+24÷4
=66+24÷4
=66+6
=72(元)
22×3+24÷4
=66+6
=72(元)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6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面額較小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零用錢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常用的面額較小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
教學準備
1、剪下附頁二中的人民幣小樣;
2、搜集并整理有關人民幣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嗎?好久沒見它,原來,它開了一個文具店,今天開業(yè),它邀請我們?nèi)嗳⒂^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看去看看。(課件出示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發(fā)現(xiàn)問題
1、參觀文具店
師:機靈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錢呢?
師:你喜歡哪樣文具?想擁有它嗎?怎么辦呢?
生:我們可以用人民幣來買。
2、認識人民幣
。1) 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對人民幣的認識。
(2) 組長整理同學們介紹的內(nèi)容,進行匯報。
[課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并整理了有關人民幣的資料,所以在這里,我讓孩子自己進行交流,再由組長整理進行匯報。]
。3) 剛才我們介紹的都是紙幣,生活中還有一種錢幣是金屬的,叫硬幣。
。4) 共同辨認硬幣。觀察相同點和不同點。
[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在此,向?qū)W生進行教育,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3、鞏固新知
游戲:我問你答
。1) 教師說面值,學生舉起相應的人民幣學具。
。2) 教師說特征,學生拿出人民幣。
4、探究元、角、分的關系
師:機靈狗想讓我們陪它一起去銀行換一些錢,讓我們跟它一起到銀行去,看看在那里我們能學到什么。
。ㄕn件演示機靈狗用一元錢換十個一角錢;用一角錢換了十個一分錢)
(1)課件中止,學生匯報:在銀行知道了什么。
。2)繼續(xù)看課件,機靈狗提問:“小朋友們,五元能換多少張一元?兩角能換多少張一角?五角能換多少張兩角和多少張一角?”(錢由圖來表示)
三、鞏固練習
。1)師:小朋友們,機靈狗的文具店來顧客了,快看看,她想買什么?
“我只帶了一元錢,可以買哪些學習用品?”(出示各種文具及價格)
師:小朋友們,她帶了一元錢,能買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討論,再集體說。
(2)忙碌的一天結束了,一起看看機靈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出示各種面值的錢,學生計算。
[在具體的情境中鞏固新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
四、學生互評、自評。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生動有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但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而且在參與的過程中運用知識,鞏固了本課所學,同時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服務于生活。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活動,認識小面額人民幣,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和兌換。
2.以活動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體會1元錢的價值,感悟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養(yǎng)成愛護人民幣、合理使用人民幣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認識小面額人民幣,理解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學難點:
運用元、角、分之間的關系進行兌換,體會1元錢的價值。
教具:
一套真幣。
學具:
每生準備一個錢袋。每生一套真幣。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這天,羊媽媽給了喜羊羊1元錢,喜羊羊非常高興,決定到文具店買文具。(課件1:買文具)
。ò鍟嘿I文具,齊讀課題。)
買文具,一定要帶上錢。在我國,錢又叫做人民幣?墒牵惭蜓蛱,還不認識人民幣,那么,就讓我們和他一起來認識人民幣吧。
二、認識紙幣:
1、認識紙幣:
請同學們打開錢袋,取出這樣的人民幣,仔細觀察,和同桌一起說一說,你認錢的方法。(學生交流)
學生匯報。(實物投影)(我看到這張人民幣上有個“5”,有個“圓”,所以,我知道這張人民幣是5元。)這兒這個字也讀“伍”。你們也是這樣認識的嗎?(師出示2元真幣,實物投影)利用這種方法,你能讀出這張紙幣嗎?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的?2人讀。
2、看來,你們已經(jīng)掌握了認識人民幣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說說老師出示的紙幣是多少。師激光筆指。這張呢?
3、認識以分為單位的紙幣:
。◣煟杭す夤P指)剛才,大家認識的是以元、角為單位。其實,紙幣也有以分做單位的。(實物出示分的紙幣3張)(下次出現(xiàn))這是1分、2分、5分。
“分”是人民幣的最小的單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已經(jīng)不常用了。
4、人民幣的單位:
同學們請觀察,我們剛才認識的人民幣中,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1人)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5、1元錢的價值:
。1)觀察情境圖:
。ㄕn件3:情景圖):剛才,喜羊羊和我們一起認識了紙幣,于是,他高興地跑到了文具店。喜羊羊看呀,看呀,他看到了哪些文具呢?分別是多少錢呢?指多生答。(充分感受情境圖)哪個文具最貴?哪個文具最便宜?
。2)、買橡皮:
。ㄕn件4:1元能買幾塊橡皮)
喜羊羊突然發(fā)現(xiàn)橡皮最便宜,于是,他就打算買橡皮。那么,誰能幫他算一算,1元能買幾塊橡皮呢?(指一生說)
。1塊橡皮1角錢,1元錢可以買10塊橡皮)如果學生不看價錢,就引導。填答案。
(3)1元=10角:
。▽W生回答后)你真是太聰明了!你們看:(出示課件5:1元,10角,1元=10角)1元=10角,所以,你回答得真正確!指多生讀。同時,師板書:1元=10角,指生讀,齊讀。
。4)買小尺:
走著走著,喜羊羊又發(fā)現(xiàn)了小尺,他又想買小尺了。可是他又遇到問題了,(出示課件6:1元買小尺,應找回多少錢)1元買小尺,應找回多少錢呢?誰能幫幫忙?你是怎么想的?(指生回答,并說原因。)(引導學生說出1元=10角)
(5)買轉(zhuǎn)筆刀:
一個好看的轉(zhuǎn)筆刀又吸引了喜羊羊,他又想買轉(zhuǎn)筆刀了。那么1元錢
買轉(zhuǎn)筆刀,還差多少錢?(課件11:1元買轉(zhuǎn)筆刀,還差多少錢)喜羊羊遇到你這么聰明的朋友,一定非常高興。
。6)你覺得1元錢還可以買什么文具?(鉛筆、本子(得提前教教)、圓珠筆)
(7)思想教育:
通過買文具,喜羊羊知道了,1元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可不能小看這1元錢,決定以后要勤儉節(jié)約。我們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同時,也要愛護人民幣,不能隨意毀壞人民幣。
三、認識硬幣:
1、認識硬幣:
生活中,除了紙幣,還有硬幣。下面,讓我們來認一認這些硬幣。請同學們從你的錢袋中,取出硬幣,和同桌一起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步驟同元)
。ㄕn件7:1元、5角、1角、1分、2分、5分)
從圖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枚硬幣是多少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師激光筆指,學生說)
2、1角=10分:
剛才,我們知道了1元=10角,那么,你能不能猜想一下,1角等于幾分呢?
你真聰明!同學們請看:
。ㄕn件8:1角=10分)指生讀,齊讀。
3、小結:
“分”這個人民幣的單位雖然不常用了,但它仍是人民幣的單位。我們應該記住:1角=10分。
四、理解元、角、分之間的兌換:
回到家里,喜羊羊高興地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了媽媽。媽媽想考考他,這可把喜羊羊難住了,你能幫助他嗎?
1、(課件13:5元能換幾張1元、2角能換幾張1角、5角能換幾張2角和幾張1角)(1)、(2)口頭說。(3)口頭說不出來,就指生擺,邊擺邊說。誰還有不同意見?
指生匯報答案,師填課件答案。(課件14:空白)
2、在你的幫助下,喜羊羊成功地兌換了人民幣?墒,媽媽又讓他清點人民幣。你能和喜羊羊一起清點一下嗎?打開書71頁,把(2)做到書上。
。ㄕn件15:6元9角、2元5角)指生匯報,師填答案。
3、今天,大家?guī)土讼惭蜓蚝芏嗝,喜羊羊覺得大家真聰明。所以,他也想出幾道題考考大家,看看到底誰最聰明。
。ㄕn件16:1元+2元+5元=幾元、3張2元+1張5元=幾元、2張2元+3張1角=幾元幾角)指生匯報答案。課件填答案。
4、喜羊羊突然想起,臨出門的時候,村長讓他看看,鉛筆盒是多少錢,喜羊羊想,如果買鉛筆盒,應該怎樣付錢?
。ǔ鍪厩榫硤D)買文具盒,可以怎樣付錢?(其實,付錢的方法還有很多,回家擺給爸爸、媽媽看一看,看誰付錢的方法多。)
七、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真認真,都學會了什么,能告訴大家嗎?人民幣的知識還有很多,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接著學習。課后,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還有哪些人民幣。
板書:
買文具
1元=10角
1角=10分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8
教材、課標分析:
《買文具》——《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購物》的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突出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認識人民幣,本節(jié)是本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由于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已經(jīng)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境——買文具,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人民幣,理解人民幣的功能。通過“認一認”、“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認識人民幣,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又通過“小狗買文具”、“小豬逛超市”、“小兔存錢”等活動來了解人民幣之間的兌換,以及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睂W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但是使用經(jīng)驗很少,缺乏對人民幣清晰、系統(tǒng)的認識,有購買經(jīng)驗,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靈活。
、灿休^強的觀察興趣,但是觀察角度不夠?qū)挿,深度見卻,學生發(fā)展水平差距較大。
、秤休^強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達意愿,但是傾聽意識模糊,小組學習效率有待提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
2、過程與方法:
(1)運用生活經(jīng)驗,在換幣、取幣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模擬購物,初步認識商品有標價,感知購物的過程。
3、情感與態(tài)度:
使學生從小懂得要愛護人民幣、愛惜人民幣,自覺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簡單計算教學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用具:
課件、人民幣、購物小商品、每人1元錢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播放課件)瞧!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小動物們剛剛舉行完一場精彩的演出,小動物們個個都表現(xiàn)的非常出色,他們呀正在討論大象爺爺會給他們帶來什么獎勵呢!瞧!大象爺爺來了。(播放課件)這可怎么辦呀?小朋友們幫幫大象爺爺吧,幫它出出主意?發(fā)什么好呢?(發(fā)錢)對了,發(fā)錢,有了錢,就可以去購買自己稱心商品了。
2、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處處都要用到錢,那哪些地方要用到錢呢?(生說)錢的用處還真的挺大的,俄羅斯人用的錢叫盧布,法國人用的錢叫法郎,德國人用的錢叫馬克。小朋友們知道現(xiàn)在我們中國人平時用的錢叫什么?(人民幣)對了,是人民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一部分的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力圖從故事中產(chǎn)生的矛盾沖突導入新知,從而得出人民幣是人們生活的需要,以及它在流通中的便捷作用。]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⒈認識元、角、分(1)認識元
、賻煟盒∨笥岩娺^人民幣吧?瞧老師這就有一些人民幣,如果你認識的話,就向你的同桌介紹介紹(學生交流,師巡視)
、趯W生匯報。(教師以某張元幣為切入點,重點從它的顏色、長短、正面主景,左側(cè)圖案,左上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左下角印有雙色橫號碼,右下角為盲文面額標記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板書:元)。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人民幣,并拓展學生的觀察視野,讓學生充分感知人民幣,對人民幣有一個系統(tǒng)認識,并總結特征,歸納識別方法,使學生能夠準確無誤的辨認人民幣。]
③(播放課件)認識2元、1元。
、埽úシ耪n件)結合1元人民幣,介紹紙幣與硬幣的分類。
、輴圩o人民幣教育。(播放課件)結合5元、2元、1元紙幣上都有國徽圖案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教育。
。2)認識角。
①師:小朋友看仔細了,看大屏幕。老師這還有五元的人民幣呢。ㄕn件出示:5角)
、诟鶕(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5角。(板書:角)教師說明: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5元和5角盡管都有5,可是單位不同,差得可就遠了。(接著依次認識2角和1角)
。3)認識分。
①師:老師這還有3枚硬幣呢,你們認識嗎?(課件出示:5分硬幣、2分硬幣、1分硬幣)這3枚硬幣它們都是幾分的(板書:分),分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舱J識1元=10角1角=10分
(1)認識1元=10角
師:大象爺爺呀,根據(jù)小動物們的表現(xiàn),給小動物們每人發(fā)了一個紅包,小豬可得意了,瞧!(出示課件:小豬說:哈哈!我有好多張呢,我是大款了。小狗哭著說:我只有一張)。
師:小狗,小狗別哭,我們幫它看看好不好(課件:小狗的紅包)這是一張(課件:一元)多少?小豬呢?瞧它那得意的樣,我們也來幫它看看,好不好?(課件:演示小豬的紅包)這是多少?(1角)猜猜小豬的信封一共有幾張1角?(學生說)我們一起大聲的數(shù)一數(shù)好不好?一角兩角……(課件演示10角)多少?哦(課件演示一元等于10角個過程)哦,1元和10角怎么樣?(板書:1元=10角)我們大聲的讀一讀,10角就是?哦小狗還在哭呢,小朋友安慰安慰它,小狗你的錢?誰來安慰它?小朋友一安慰呢,小狗笑了(課件演示笑聲)
師:小羊的表現(xiàn)呀最棒,所以大象爺爺就發(fā)給了它一個大紅包,瞧!小羊拿到紅包可高興了,它打開看看,發(fā)現(xiàn)里面全是相同的紙幣,抽一張看看,是多少的?(一元)小朋友猜猜,里面一共有幾張一元?(5張)
師:唉!小狐貍年紀雖小,可是它的表現(xiàn)也不賴,大象爺爺呀同樣給它發(fā)了個紅包,瞧是多少的紅包呀?(5角)小狐貍呀連忙打開看看,發(fā)現(xiàn)它的紅包里面有兩種人民幣(2角和1角),小朋友說說小狐貍紅包里面可能有幾張2角的,有幾張1角的?(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隨機呈現(xiàn)相應的答案)
師:小朋友我們做做小練習:(課件出示第1題:1元=()角)。(課件出示第2題:5元=()角)比比誰想的又對又快。(課件出示第3題:60角=()元)第三題咱不舉手,搶答。(課件出示第4題:80角=()元)最后一題要冷靜想一想,再舉手。
(2)認識1角=10分
、賻煟杭热1元=10角,那1角又等于多少分呢?(板書:1角=10分)
②播放“一分錢”音樂,課間放松。學生可以結合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⒊學習元、角、分的計算。
。1)小狗買文具。(1元的簡單計算)
、賻煟呵疲⌒游飩冇辛隋X,他們是怎么做的呢?(課件演示文具柜臺)小狗呀,它首先來到了文具柜臺買東西。一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呀?小狗呀,想把這一元錢全買橡皮(每塊1角)了,你們知道可以買幾塊這樣的橡皮?
、趲煟盒」酚挚粗辛诉@把尺子(每把8角),如果小狗把這1元錢拿去買1把尺子,營業(yè)員阿姨要找多少錢給小狗呀?(2角)理由是什么?
、蹘煟盒」废氚堰@1元錢拿去買1個卷筆刀(1元2角),行嗎?(不行)為什么?還差幾角?
④師:文具柜臺里的文具真多呀,小狗想呀,那就買1塊橡皮(每塊1角),2枝鉛筆(每枝5角)和1本練習本(每本2角)吧,小朋友們它要買下這些學習用品,它的錢夠嗎?(不夠)為什么?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尊重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使靜態(tài)的知識成為動態(tài)的探究過程,讓學生高高興興的進入數(shù)學世界。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驗證人民幣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密切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輲煟盒」方K于下定決心買下這枝圓珠筆,這枝圓珠筆1元錢,1元錢可以怎么付?請小朋友4人小組合作,在桌子上擺1元錢,比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迏R報。學生說擺法,教師隨機演示擺法。要求學生說出這樣擺的理由,引導學生應用計算的方法進行驗證。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互相交流,使學生各自的信息在小組中得到交流,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⑦小結:那怎樣想才能拿得又對又快呀?老師呀把這些擺法歸了類,有這么3類:第一種類型的擺法是只用一種人民幣的擺法。(課件演示)第二種類型的擺法是只用兩種人民幣的擺法。(課件演示)第三種類型的擺法是用三種人民幣的擺法。(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對“付1元錢”的方法的概括,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梳理,使學生明白了思考時要如何有順序、有層次的想,充分展示了數(shù)學課中思維的美,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有序思維的學習方法。]
。2)小豬逛超市。(單種人民幣計算)
、賻煟盒∝i呀它有了錢,趕緊去超市買東西了,又是買蛋糕,又是買氣球!它光是買蛋糕就花了多少錢呢?(課件演示)
一盒蛋糕要幾元?(8元)你是怎么算的?
、趲煟航又仲I了一束氣球,(課件)這束氣球多少錢呀?
。8角)怎么知道的?
。3)小兔存錢。(多種人民幣的混合計算)
、賻煟盒⊥醚桨阉腻X存進了?(森林銀行)第一次它存進了三張(課件演示)
這次存進了多少錢?(5元2角)怎樣算的?
②師:第2次它存進了4張(課件)
這次存了幾元幾角?(6元7角)怎么知道的?。
③師:第三次呀,小兔也存進了4張人民幣,(課件演示)幫小兔算算他這次存了多少錢?(11元)你是怎樣計算的?(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shù)陌鍟?/p>
[設計意圖:在這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充分運用情境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發(fā)現(xiàn)中尋求快樂,主動的獲取知識,如在此節(jié)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知的計算時同單位的才能直接相加,不同單位的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數(shù)學的思想、數(shù)學的計算達到自如的應用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練習的呈現(xiàn)上著重注意思維的有序性,先出示全部是元的人民幣的計算,接著出示全部是角的計算,第三出示有元有角的混合計算,最后出示有多張人民幣的混合計算。]
。4)實踐購物。
、賻煟盒∨笥褌兺ㄟ^剛才的學習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人民幣可以用來購物,也看到了小動物們購物的場景,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呀?教師講清活動的規(guī)則:(課件演示)第一,4人小組合作。第二,文明購物。第三,互相交流。
、诨顒樱ㄕn件播放音樂)教師巡視。
③小營業(yè)員匯報,表揚合格的營業(yè)員。
[設計意圖:這是在清晰識別人民幣,掌握元角十進關系和元角之間的換算關系的基礎上,對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為每個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空。在熱烈的購物之后,提升成功的意義,滿足學生成功的欲望]
三、回顧歸納,鼓勵發(fā)現(xiàn)
、睅煟簳r間過的真快,一會兒幾個月過去了,(播放課件)小豬把他的錢全花光了,小兔把他的錢存進儲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拿出來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小猴子開了一家文具店,生意可好了,還幫助了許多生活中有困難的小動物。小朋友們,今天的故事好聽嗎?你們最喜歡哪只小動物?你們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矌煟赫f說你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呀?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回顧,輔之于教師的補充。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目標達成預測: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通過課件和操作以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大多數(shù)學生熟練辨認,但也可能有個別學生似乎沒有任何人民幣的認知基礎,不會認,除了上課多關注外,這樣的學生建議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給孩子這樣的生活經(jīng)驗。
2、讓學生懂得人民幣的互換
3、讓大多數(shù)學生能直接換算如:3元=()角
3元8角=()角
90角=()元
16角=()元()角
4、下節(jié)課的預設:學習求幾種物品一共花多少錢,會用到元角的互化,教師要在學生獨立思考、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練習,并注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在學生會正確計算的基礎上,可設計開放題,讓學生自己選擇兩樣東西,算出他們一共花多少錢?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愿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說話時態(tài)度要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耐心。
教學重點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tài)度大方自然。
教學難點
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如質(zhì)量差、價格貴、售貨員或顧客出現(xiàn)差錯)能及時應付。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到文具店或商場文具柜臺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每個同學準備一兩件文具,并貼上價格標簽。
3、用紙作一些錢。
4、有放文具的柜臺課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看圖想象,導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文具嗎?今天我們?nèi)ノ木叩曩I文具,好嗎?(板書課題)(出現(xiàn)掛圖)
1、你們瞧,已有兩位小朋友比我們先去文具店買東西了。你們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售貨員阿姨又會怎樣說呢?
2、(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來扮演圖中的售貨員和顧客。板書:售貨員顧客看看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好嗎?)分角色表演。
3、師生評議。(他們表演得過且過怎樣?誰愿意來說一說。他們都很講禮貌,顧客表達也很清楚。師:說得真好。)(板書:文明禮貌,表達清楚)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個這樣的顧客呢?
二、學生試練,進行合作,實踐。
1`、利用自備學具,小組演練。(請同桌的同學把各自的文具盒打開,放在桌子中間,然后一人當售貨員,一人當顧客,練習一下怎樣買學習用具。開始吧。)
2、指名表演。
3、師生評議。(你們說他們表演得好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說得真棒。)
三、舉一反三,深化訓練
1、師生表演,設置訓練情境。
(1)是啊,這位售貨員非常熱情周到,現(xiàn)在連老師也想向她買學習用具了。)
(2)師邊說邊走向扮售貨員的女生進行交際。
。3)師拿著剛買的圓珠筆在手心寫寫畫畫說:這支圓珠筆真不錯,還有香氣呢。咦?怎么斷水不能寫了呢?這可怎么辦呀?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了這種情況(小黑板出示:買學習用具,發(fā)現(xiàn)質(zhì)量有問題,應該怎么辦?),請同桌的同學進行討論。
2、鼓勵發(fā)表意見。(如:退換圓珠筆;還可以怎么辦?打投訴電話。你還懂得拿起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做得真棒。)
3、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還遇到過別的情況嗎?
如:以次充好;價錢太貴;忘了找錢;多找錢;態(tài)度不好
4、面各小組自主選擇一種情況,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演一演。
5、根據(jù)學情,選擇上臺表演。
6、師生評價,激勵擴展求異。
師小結:大家在買東西時,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四、讀一讀兒歌
五、總結提高,課外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們特別能干,學會了怎樣買自己所需要的文具;丶液,能不能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幫媽媽購買一些日用品?
。ㄐ『诎宄鍪荆⿲嵺`題幫媽媽買日用品
附板書設計 :
買文具
售貨員 顧客
文明禮貌 表情達意
教學反思: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新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了一歲,聽課狀態(tài)出乎我的意料,個個學習勁頭很足,今天學習的新課是《買文具》,這節(jié)課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shù),是對小數(shù)意義最初步的了解。教學時我結合買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購物的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標價牌上用小數(shù)表示的價格,自然引入小數(shù);再經(jīng)歷把這些表示價格的小數(shù)改寫為幾元幾角幾分的形式,和把幾元幾角幾分改寫為小數(shù)表示的過程,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具體意義,認識小數(shù)的特征,并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同時讓學生充分地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有購物的經(jīng)歷,因此他們對于標價所表示的幾元幾角幾分能夠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時地抓住這個時機,趁熱打鐵,研究這些價格的組成部分,讓他們小組討論這些數(shù)的共同特點,從而了解小數(shù)的意義:當我們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的時候就可以用小數(shù)來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來表示,我們就可以用0.50元來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這些數(shù)我們就叫做小數(shù)。
鞏固練習時我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對于貳圓、貳角、壹角、壹分、貳分小面額的人民幣不認識,其原因:一是因為學生對漢字的壹、貳、叁不認識,二是因為有些小面額的`人民幣目前已經(jīng)很少見了,有的已經(jīng)不流通了,學生不認識。發(fā)現(xiàn)問題后,我及時把壹、貳、伍、拾這幾個漢字寫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讓學生讀一讀,這樣學生在完成第三頁練一練第一題:用小數(shù)寫出具體的幾張錢幣為幾點幾元時錯誤就少多了。我還要求學生這樣表述:幾個幾元幾個幾角幾個幾分合起來是幾元幾角幾分,寫成幾點幾元。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用合起來的回答方式可以幫助他們今后理解小數(shù)加法的算理。
總之,全課圍繞著價錢的兩種表示形式認識小數(shù)及小數(shù)表示的意義,較好的達成了本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新的知識。雖然是開學第一天上課,但是孩子們的學習狀態(tài)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感到心中也有說不出的喜悅。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購物情境,認識小面額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經(jīng)歷購物過程,感受1元的實際價值,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積累購物經(jīng)驗。
3.了解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人民幣的實用價值,懂得要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小面額的人民幣,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人民幣及準確進行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人民幣的模型(課本附頁1)、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買文具,需要人民幣。
。1)觀察人民幣,交流辨認方法。
紙幣:根據(jù)小寫數(shù)字和“圓”、“角”字可以分別辨認“5元”、“2元”、“1元”、“5角”、“2角”、“1角”。注意大寫數(shù)字“伍”“貳”“壹”的寫法。
硬幣:找出數(shù)字,看清元、角還是分,就能確定面值。
。2)師生小結:元、角、分是人民幣的三個單位。
。3)兌換人民幣,掌握單位關系。
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兌換人民幣、數(shù)一數(shù)的操作活動,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元=10角
1角=10分
。4)引出問題:
買1支鋼筆可以怎樣付錢?
用1元買1把尺子,應找回多少錢?
1元正好可以買哪些物品呢?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問題一:買1支鋼筆可以怎樣付錢?
1.獨立思考,尋找方法。
2.組織交流,多種付法。
根據(jù)1元=10角,得到各種不同的付錢方法。
。1)付10張1角。
(2)付2張5角。
。3)付1張5角、1張2角、3張1角。
。4)付1張5角、2張2角、1張1角。
(5)付5張2角。
問題二:用1元買1把尺子,應找回多少錢?
1.理解題意,交流思路。
1把尺子8角,要求從1元中減去8角,還剩下多少錢。
2.應用換算,簡潔表達。
1元=10角
10-8=2(角)
答:應找回2角。
問題三:1元正好可以買哪些物品呢?
1.理解題意,交流思路。
“正好”的意思是物品的價格加起來剛好是1元,不多也不少。
2.鞏固換算,交流買法。
根據(jù)1元=10角,得到各種不同的買法。
。1)買2支鉛筆:5+5=10(角)
。2)買1把尺子和1本練習本:8+2=10(角)
(3)買1把尺子和2個橡皮擦:8+1+1=10(角)
。4)買5本練習本:2+2+2+2+2=10(角)
3.教師小結:人民幣上有國徽和祖國的秀麗山水,我們都要愛護人民幣。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升。
1.換一換。
2.填一填。
注意:可以先把元和角分開算,再合起來。比如第3小題,3個1元是3元,5角+5角=1元,5角+1角=6角,所以3元+1元+6角=4元6角。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元、角、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你能在生活中正確地使用人民幣去購物嗎?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買文具》第1課時。
教材分析:
“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第六單元“除法”第一課時。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表內(nèi)除法的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相關內(nèi)容,基本掌握了除數(shù)計算的試商方法。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其基本方法與前面的相同。教材這里安排豎式計算是為了分散難點,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為后續(xù)的學習除數(shù)是任意的兩位數(shù)及三位數(shù)打下伏筆。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除以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進行口算,并在交流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探索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筆算方法,并理解計算的道理,能正確的計算。
3、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養(yǎng)成獨立思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計算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10元人民幣八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新課導入
通過文具店圖片導入課題,通過文具價格讓學生自由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口算結果。
【設計意圖:結合情境導入,幫助學生回憶“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為本節(jié)課學生推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做好準備】
二、探索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用80元錢都買一樣的文具,再讓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以買書包為例列出算式“80÷20=”。
學生小組內(nèi)先研究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子上寫出計算方法。
2、學生匯報解答方法,并說出理由,教師出示課件
方法一:因為一個書包20元,而20×4 = 80,所以買4個
方法二:人民幣的直觀性,因為8÷2=4所以80÷20=4(提前滲透“商不變的'規(guī)律”)
方法三: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探索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學生豎式計算80÷20等于多少。教師出示學生的錯誤算式進行對比。
為什么4要寫在個位上?每個數(shù)的含義,學生討論。教師講解。通過與板書的對比,引出課題(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nèi)容讓孩子借助觀察、思考、交流,探索判斷商是一位數(shù)(定位)的方法,學會列豎式計算,理解商寫在個位上的道理,并能夠理解除法豎式中每一步所代表的含義,找尋在算理中存在的規(guī)律,初步學習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
四、探索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有余數(shù)除法
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列出算式160÷30=
先估算商,再判斷商的位置,講解每一步的算理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再一次理解商寫在個位上的道理,突破難點。使學生感受到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兩種情況】
五、鞏固提高
出示習題,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歸納出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筆算除法,要先用除數(shù)試除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如果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不夠除,再試除被除數(shù)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六、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習到了什么?(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計算算理)
七、板書設計
買文具(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40÷8=5 80÷20 =4(個)160÷30=5(個)……10(元)
希望上述資料能對你有所幫助,優(yōu)秀的說課稿有助于教師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jù),新東方小學網(wǎng)還有更多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范文和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模板供你參考。另外,我們還有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四年級數(shù)學教案、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和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等資料供你參考。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2
教材分析
《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nèi)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掌握的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知,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學生分析
一年級兒童年齡小,缺乏社會經(jīng)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對于要用到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原則只有初步的意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會使學生對人民幣有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
設計理念
數(shù)學知識要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適當調(diào)整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力爭體現(xiàn)《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課堂上以機靈狗為主線,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當它自己遇到難題時,讓學生幫助解決,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養(yǎng)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3.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老朋友機靈狗好久沒見了,你們知道它現(xiàn)在在干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們它現(xiàn)在開了一家文具店,今天它想邀請大家去參觀一下,想去嗎?那我們現(xiàn)在出發(fā)吧!
(出示課件: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發(fā)現(xiàn)問題
1、參觀文具店
師:機靈狗文具店里的東西可真不少,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文具,分別是多少錢?
師:這么多文具中,你最想買哪一種呢?用什么來買呢?(錢)每個國家的錢是不一樣的,如美國的錢叫美圓,日本的錢叫日圓,我們國家也有自己的錢幣,你們知道叫什么嗎?(人民幣)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有關人民幣的知識!窗鍟赫J識人民幣〉。
2、認識人民幣(活動)
師: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一個信封,請組長把它打開,里面的人民幣請小組的同學輪流看一看、摸一摸,告訴你的同學你是怎么認識它的,在看的時候要有禮貌,不要掙搶。
(學生觀察)
師:請你選一種你常用的人民幣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主要引導學生從人民幣的數(shù)字、字樣、圖案去觀察)
師:剛才同學們介紹了幾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剩下的老師來考考你們吧!(用展示臺,老師把學生沒有介紹到的人民幣讓學生認一認)剛才我們所認的人民幣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部分第四套人民幣和第五套人民幣,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的圖案,國徽象征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同學們要愛護我們的人民幣,不要在上面亂涂亂畫,大家能做到嗎?
3、分類
師: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下面請每組的同學在組長的帶領下,把桌上的錢幣按照一定的標準給它們分類整理一下。開始吧!(請同學到展示臺匯報)
、侔聪嗤瑪(shù)字分(5元5角5分)
、诎醇垘藕陀矌欧
、郯丛欠謥矸郑哼@組同學把這些人民幣分為了3類,你們的分類標準就是按照人民幣的單位來分的,人民幣的3個常用單位就是元、角、分
〈板書:元、角、分〉
4、探究元、角、分的關系
師:同學們,機靈狗要給客人找錢,可它沒有零錢找不開,誰能幫它把一元換成一角,請問能換幾張一角呢?
(出示課件:一元)
生:換十張一角。
師:一元能換十張一角,也就是說1元=10角
(出示課件:1元=10角)
師:除了這一種換法之外,還可以怎么換呢?
(2張5角;5張2角等)
師:那么一張一角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個一分呢?
生:10個一分,也就是說1角等與10分。
師:我們來看看電腦博士的答案吧!
(出示課件:1角=10分)
5、練習:
、偬钜惶
同學們剛才回答的太好了,下面老師要出一些題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呢?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練習1、2題)
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了這些問題,你們真棒!
、跈C靈狗的商店又來了一位我們的老朋友,大家看看是誰?(出示課件:笑笑購物)(笑笑),她也來買學習用品了,同學們看看笑笑說什么呢?(找學生把笑笑的話念一念)我們來幫幫她吧!
匯報結果
我想笑笑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一定買到了她需要的學習用品。謝謝大家。
三、購物活動
師:我們幫笑笑解決了問題,我們既然來了,也購買一些我們需要的學習用品好嗎?老師把機靈狗的文具放在了黑板上(貼文具圖案),誰愿意用老師準備好的人民幣來購買呢?如果你把錢付對了文具就是你的了,如果錯了就只好空手而歸了,誰來買啊?(請同學把錢幣貼在黑板上)
師:還有好多同學需要購買啊,那么請每組組長拿出你們組準備好的學習物品,選出你們組的一人當售貨員,其他組員用課前準備好的人民幣購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注意一定要有秩序!
學生活動
師:大家都買到了自己需要的文具,誰愿意說說你買了什么,是怎么買的?
四、小結
同學們不但在機靈狗的文具店買到了需要的文具,還增長了知識,誰能說說你收獲呢?人民幣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請同學們一定要愛護它,同時不要亂花零錢,做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法。
2、過程與方法
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法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法。
【教學難點】
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筆算除法的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討論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談話:聽說同學們都樂于助人,今天展示一下吧!我們一起幫小動物們回家,好嗎?
。ǘ┨骄啃轮
1、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談話:我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吧!
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交流提出的問題,師揭示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的問題:
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
2、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習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和筆算。
。1)出示問題: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師:小組合作完成,看哪個小組完成的最好。
溫馨提示:
、儆10元人民幣擺一擺。
、谙氤霾煌挠嬎惴椒。
(2)匯報交流算法:
a、每2張10元人民幣買一個書包,能買4個書包。
b、因為20×4=8,所以80÷20=4。
c、因為8÷2=4,所以80÷20=4。
d、用豎式表示:
答:80元可以買4個書包。
3、解決第二個問題。
課件出示:160元能買幾個計算器?還剩多少元?
師:我們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匯報交流:160÷30=5(個)……10(元)
5×30=150,比160小,6×30=180,比160大,應該商5。
答:160元能買5個計算器,還剩10元。
4、試一試,鞏固整十數(shù)的除法。
。1)你能算出600÷30的結果嗎?
同桌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匯報交流:①20×30=600 600÷30=20
、60÷30=2 600÷30=20
、60÷3=2 600÷30=20
。2)你敢挑戰(zhàn)嗎?用豎式計算520÷40,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師:我們小組之間展開競賽吧,比賽規(guī)則:
、僮约邯毩⑼瓿
、诮M內(nèi)交流方法
③又對又快就是冠軍
匯報交流:520÷40=13
5、歸納小結: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筆算除法怎樣計算?
師: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先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不夠除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ㄈ┩卣固岣
用火車向地震災區(qū)運輸700噸貨物,每節(jié)車廂限裝60噸貨物,需要多少節(jié)車廂才能裝完
。ㄋ模┱n堂練習
談話:同學們,你們學得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到智慧樂園挑戰(zhàn)一下自己吧!有沒有信心呢?
1、小猴摘桃子。
2、括號里最大填幾?
30×( )<220 50×( )<85
40×( )<140 60×( )<306
60×( )<220 80×( )<314
。ㄎ澹┱n堂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交流:
除數(shù)兩位看兩位,
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
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鍟O計
買文具
160÷30=5(個)……10(元)
答:160元能買5個計算器,還剩10元。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其中讓學生理解“商為什么要寫在個位上”、“為什么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算理和算法更顯得重要,而把抽象的算理算法呈現(xiàn)講解得形象生動,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理算法進行有機的融合,讓二者相輔相成。就成為本節(jié)課的`關鍵和一個亮點。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題型,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用整十數(shù)除,應該從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數(shù)的前幾位?商要寫在什么位置?這些題型緊緊圍繞算法設計的,在學生經(jīng)過充分的討論和精彩的匯報后,教師及時的加以規(guī)范和引導自然總結出了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4
一、學習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鞏固含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能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二、學習重點
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三、學習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四、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練習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一)上單元我們學習了神奇的計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計算,其實在數(shù)學計算中,還有許多運算規(guī)律,你們想研究和學習嗎?這節(jié)課開始,我就來探究和學習一些有關數(shù)學計算的規(guī)律。
。ǘ┳灾鲗W習
1、出示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交流算法。
。1)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回答
師:如果買3個計算機和1支鋼筆要多少錢?你們能幫我算算嗎?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a.用分步式解決問題,理清算理。
b.嘗試用綜合算式解決。(可在算式下面畫橫線表示計算的順序)
注意:計算要準確
c.對比兩種方法的異同,體會哪種方法簡便。
(2)讓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教師巡視檢查。
教師根據(jù)巡視,有選擇地選取用分步方法和綜合方法計算的兩名學生進行匯報,師根據(jù)生答進行板書。
分步算式:綜合算式:
22×3=66(元)22×3+24÷4
24÷4=6(元)=66+24÷4
66+6=72(元)=66+6
=72(元)
。3)質(zhì)疑:這個綜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這位同學算得正確嗎?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計算順序。
指名匯報交流結果,師根據(jù)生答進行點撥(板書):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4)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正確嗎?還可以怎樣計算?指名匯報,師根據(jù)生答進行小結:
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但他把乘和除這樣的同級運算分成了二步進行,在書寫上比較繁瑣,我們也可以同時進行計算,使過程更為簡練。(師板書算式):
22×3+24÷4
=66+6
=72(元)
。ㄈ┳詫W檢測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1、指名說一說每一個算式的運算順序。
2、師根據(jù)生答,概括小結(課件出示):
a.在加減乘除混合計算的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b在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四)嘗試探索,突破難點。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試一試”:你能添上括號使9÷3×5-2=1成立嗎?
1、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匯報自己的解決辦法。
3、師根據(jù)生答質(zhì)疑:剛才同學們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號,這是一個新的符號。有了小括號,為什么還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號呢?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符號嗎?
師根據(jù)生答小結(課件呈現(xiàn)):中括號是一種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也叫方括號,用“【】”來表示。因為題中已經(jīng)有了小括號,如果需要再改變運算順序,為了和已經(jīng)使用了的小括號區(qū)別開來,就要用中括號。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含有中括號的算式,在計算時應該按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3)指名匯報,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4)鞏固練習
1、全班齊練,指名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2、引導交流:看一看計算的過程和結果,想一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上下兩道題數(shù)據(jù)相同,看上去很相似,但運算順序改變了,計算的過程和計算的結果都不同。
4、點撥:由于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所以在計算含有括號的計算題時要看清題目,以免出錯。
。ㄎ澹┱n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嗎?(師根據(jù)生答,課件呈現(xiàn))
1、只有加減運算或者只有乘除運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既有加減又有乘除運算時,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3、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買文具》教學反思
《買文具》這節(jié)課是在小括號的運算順序的運用基礎上再進行中括號的運用,重點是中括號的運算順序,小括號本是以前學習過的內(nèi)容,主要讓學生通過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的對比,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復習下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就可以了,但我在這方面知識上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這節(jié)課后半部分對中括號這個重點突破的不是很好,沒有講出中括號和小括號的意義,練習量較少;其次,評價鼓勵學生方面做的欠缺,俗話說“不會表揚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的確,老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語言,要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在學生說出中括號時沒有給學生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最后,在課前準備方面做得不夠細致,導致課堂時間分配不均,沒有完成課堂作業(yè)。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加注意,積極探索,努力做到做好。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5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講的是用豎式計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根據(jù)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本節(jié)課教學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教學設計從“買文具”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出發(fā),引導學生探索口算與筆算的方法,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實現(xiàn)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學經(jīng)驗的“有效對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2.抓住關鍵,引導探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抓住關鍵問題,適時引導,使學生體會問題的本質(zhì)。本節(jié)課的關鍵在于把筆算除法的計算步驟、書寫格式及商的定位等問題從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中遷移過來。因此,本教學設計在引導學生探究、歸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試商的方法及商的定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使學生較順利地掌握商的定位方法,歸納和概括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今天,淘淘和笑笑帶著近期攢下的80元零用錢去文具店給“手拉手”活動中需要幫助的小伙伴買文具。到了文具柜臺,他們犯愁了。原來,他們遇到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你們愿意幫助他們算一算怎樣買文具嗎?[板書課題:買文具(一)]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使學生真切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同時為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理解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1)明確數(shù)學信息。
從情境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交流獲得的數(shù)學信息。如:鋼筆每支8元,文具盒每個10元,書包每個20元,計算器每個30元)
(2)提出數(shù)學問題。
根據(jù)獲得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如:80元可以買多少支鋼筆?80元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3)解決相關問題。
出示問題: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
①明確列式。
求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就是求什么?應該怎樣列式?
(明確求8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就是求80里面有幾個20,列式為80÷20)
、趪L試計算,匯報方法。
80÷20等于幾?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預設
生1:我是利用想乘法算除法計算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生2:我是利用表內(nèi)除法計算的。因為8÷2=4,所以80÷20=4。
生3:8張10元,每2張買一個書包,8里面有4個2,所以能買4個書包。
2.探究兩、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豎式計算方法。
(1)感受豎式計算的必要性。
80÷20由于數(shù)據(jù)比較小,又都是整十數(shù),我們能口算。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比較大,不能一眼看出商是幾,該怎么辦呢?
(引導學生體會豎式計算的必要性)
(2)探究兩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豎式計算方法。
、偬岢鲐Q式計算要求,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80÷20。
(同桌討論、計算,教師巡視,并選出計算正確和錯誤的同學各一名,分別板演)
、谟懻撋痰亩ㄎ环椒。
觀察兩個豎式,想一想商“4”應該寫在哪一位上?
(被除數(shù)是80,就是8個十,除數(shù)是20,就是2個十,80除以20,就是8個十除以2個十,商是4.4要寫在被除數(shù)的個位上面)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6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對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jié)課將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并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較快地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結果。
1.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情境。
通過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情境拉近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體會小數(shù)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中采用為獲獎同學買獎品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讓學生從直接的'生活經(jīng)驗中提出與情境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充分感知、交流后得出結論,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增強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僅學會了運用已學的小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加減法將小數(shù)轉(zhuǎn)化為整數(shù)來解決問題,還滲透了類推、遷移、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方格圖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的學習離不開哪些“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師適時引導)
師:是。∥覀兊膶W習中有許多的“好朋友”,其中文具用品是我們最常用的,那么你了解這些文具用品的價格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文具店里參觀一下,同學們不但可以買一些文具用品回來,而且還可以從文具店里學到數(shù)學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文具店中的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以“文具店”這一情境導入,把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從直接的生活經(jīng)驗中親身體驗情境中的數(shù)學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新課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1.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課件出示文具店的一角)
(1)提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出合適的問題: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應該怎樣列式?
、賹W生討論、交流后列式0.2+0.2+0.2+0.2。
、谔釂枺河贸朔ㄔ鯓恿惺?
根據(jù)“總價=單價×數(shù)量”列式為0.2×4。
、鬯伎迹0.2×4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們前面學習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它是小數(shù)乘法)
(3)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是什么?
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
2.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0.2×4的積。
、賹W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谕澜涣魉惴。
③全班交流。
a.連加:0.2+0.2+0.2+0.2=0.8。
b.聯(lián)想、轉(zhuǎn)化:把0.2元看作2角,2角×4=8角=0.8元。
c.畫圖法: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元,2份就是0.2元,也就是1塊橡皮的價錢,買4塊橡皮就是4個0.2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是0.8元。
d.推算法:因為2×4=8,所以0.2×4=0.8。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明確不管用什么方法,算出的結果都是買4塊橡皮需要0.8元。
(3)即時訓練。
課件出示教材33頁第三個例題。
師:我們前面學習了哪些計算方法?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然后對學生的回答加以歸納、整理,這樣有助于學生多角度理解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7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在全冊書及單元的地位: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第五單元除法第一課時。它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兩個層次:一、教學兩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二、教學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歸納計算方法。在解決第一個層次上教材安排一個教學情景,解決80 元可以買幾個書包?給出處理不同層次的計算方法:減法、乘法、擺一擺、豎式。對于這幾種方法,可以這樣理解的:第一種減法其實就是除法的含義;乘法是為了后面的試商作準備;擺人民幣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算理。
學情分析
在二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表內(nèi)除法的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相關內(nèi)容,基本掌握了除法計算的試商方法。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其基本方法與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數(shù)值可能較大,在試商時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這里安排豎式計算是為了分散難點,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為后續(xù)的學習除數(shù)是任意的兩位數(shù)及三位數(shù)打下伏筆。
教學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以及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僭跀[一擺、算一算、說一說的過程中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谠跉w納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上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在陳述算理上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用數(shù)學語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偻ㄟ^觀察和操作,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
、谠诰唧w的情景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情感與態(tài)度:
、偻ㄟ^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向?qū)W生滲透“未知”轉(zhuǎn)化“已知”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間是有“聯(lián)系的”,是可“變化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②通過買文具送給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學生分享到關愛他人快樂,與別人共享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2.“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也是本節(jié)課重點。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 18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正確地計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2、利用上節(jié)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結合實際情境,正確地計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解決一些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方法:嘗試運用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板演,說明算理。
150÷30=130÷13=342÷40=600÷20=
想一想:“600÷20”商的個位為什么要補“0”?
2、引導學生回憶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算理。
二、綜合練習
1、括號里最大填幾?
30×()<22050×()<8540×()<140
60×()<30660×()<20080×()<314
學生可口算、估算或豎式計算解答。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先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再計算。
三、實踐應用
完成“練一練”第4題。
請學生觀察情境圖獨立思考、解答。
四、拓展練習
學生完成數(shù)學自主學習相關內(nèi)容。
板書:
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150÷30=130÷13=342÷40=600÷20=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買文具》教學設計05-11
《買文具》教學設計介紹07-04
關于《買文具》的教學設計10-01
《買文具》的課程教學設計10-09
2017最新《買文具》教學設計10-20
四年級《買文具》的教學設計08-25
買文具語文教學設計方案10-06
《買文具》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