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文學(xué)家徐渭的歷史故事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山人、天池生、田水月等,浙江山陰(今紹興)人。他是一個奇才;曾廣泛涉獵文學(xué)藝術(shù)的各個領(lǐng)域,而且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文學(xué)家徐渭的歷史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徐渭是明朝極為著名的軍事家、文學(xué)家、戲劇家,在詩、書、畫、戲劇方面都頗有建樹,這一點即使在文風(fēng)極盛的江浙,甚至其他地區(qū)都極為罕見。徐渭此人在當(dāng)時許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了超越時代的色彩。這樣一個人,自然不會是泯然眾人之人,不僅僅是史書及后世史料中,常常見其身影,就是在許多故事傳說中,徐渭也是故事流傳的主角。
后世對于徐渭此人,流傳了許多故事,雖不知這些故事與徐渭本人到底有何干系,但是卻也能閑來讀之。
馮夢龍的《情史類略》就描寫了一個關(guān)于徐渭的故事,并且這個故事還涉及某些真實的節(jié)點,故事真實性不可性,但是讀來還是很有趣的。故事是這樣說的,說徐渭中舉之后,就到了胡宗憲幕下做事,胡宗憲很信任寵愛他。徐渭有一次出游,到了某一寺廟中,里面的僧侶對徐渭很不禮貌,徐渭就記下了。晚上徐渭留宿妓家,將那妓女的睡鞋偷偷藏在袖中。第二天一早就去見胡宗憲,并對胡宗憲說這個鞋子是他偶然在那寺廟中撿到的。胡宗憲聽了之后,大怒,也不詳查,當(dāng)即就捉拿了寺中僧侶幾人,砍了頭。
徐渭這個人猜忌善妒,原配死了后又娶了一個繼妻。有一日徐渭出門歸來,從窗中看見一個大約二十多歲的俊美僧人將繼妻抱在懷里,兩人歡聲笑語,好不快活。徐渭大怒,拿著根棍子,就想將那奸夫打死。等他進(jìn)了門,卻不見人,問繼妻,繼妻感到極為奇怪,并不知他在說什么。后來他再次出門歸來,見著那俊美僧人與自己的妻子并枕而臥,徐渭怒吼一聲,拿了個尖銳事物便亂刺一通。最后將他的繼妻刺死,徐渭因此被下獄,后有詩《述夢詩》云:“伯勞打始開,燕子留不住。今夕夢中來,何似當(dāng)初不飛去。憐羈雌,嗤惡侶。兩意茫茫墜晚煙,門外鳥啼淚如雨!薄磅卸,宛如昨,羅鞋四鉤閑不著。棠梨花下踏黃泥,行蹤不到棲鴛閣。”
買缸
徐渭有一日逛街,見著一個賣缸的,便問這缸對少錢一斤。那賣缸的以為他是外行,于是便想欺詐他道:“一百文一斤”。徐渭點了點頭,讓賣缸的扛著缸往家里而去,他讓人等在外面,自己進(jìn)去拿了秤砣,出來對賣缸的說:“我只要兩斤!”賣缸的一口血都快吐出來了,只能再搬回去。
挑糞
有一日徐渭過橋,見著一個挑糞的農(nóng)夫。挑著糞過橋,實在不好過,于是徐渭便好心對農(nóng)民說,他們兩人一起將糞抬過去。那農(nóng)夫想著徐渭是文弱書生,做這些事情實在不好,因此堅決推辭,無奈徐渭固執(zhí)的要幫他抬,便只得同意了。兩人極為費(fèi)力的將糞桶抬過橋,徐渭喘著氣道:“我實在抬不動了,另一桶你自己看著辦吧!”那農(nóng)夫當(dāng)時的表情,一定是一臉吃了屎的表情。
謁孝陵詩
二百年來一老生,白頭落魄到西京。
疲騎狹路愁官長,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長一抔終馬上,橋山萬歲始龍迎。
當(dāng)時事業(yè)難身遇,憑仗中官說與聽。
《題墨葡萄詩》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fēng)。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海上曲
暇日棄籌策,卒卒相束手。
四疆險何限,但阻孤城守。
曠野獨非民,棄之如棄草。
城市有一夫,誰不如木偶?
長立睥睨間,盡日不得溲。
朝餐雪沒脛,夜臥風(fēng)吹肘。
彼亦何人斯,炙肉方進(jìn)酒!
徐渭童年的故事
明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徐渭(公元1521—1593 年),字文長,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民間流傳著很多他的機(jī)智故事。
一天清早,不到10 歲的徐長文去私塾讀書,走近村外那座石橋,遠(yuǎn)遠(yuǎn)看見橋堍圍觀了好些閑人,還聽得河道里大大咧咧的爭吵聲,便急步朝石橋奔去。
擠進(jìn)入群,鉆出來站到橋堍邊,吵罵聲就清晰了:
“前面的鳥船快讓道,我們要趕路吶!”
“我過不了橋洞。”
“笨蛋,把稻草搬掉幾層嘛。”
“搬上河岸,過了橋又要搬上船,這樣要耽擱多少功夫啊!”
“誰叫你裝這么多?你曉得耽擱自己的功夫,就不怕耽擱旁人的功夫?!”
吵到后來,罵娘的話也出來了,越罵越難聽。
徐文長見那只擋道的小船滿載著稻草,恰好高出橋洞半尺光景,小船橫豎過不了橋。后邊大小船只排成了長蛇陣,船老大們高聲怨怪,叫罵不絕。
岸上圍觀者見這么僵持下去不是辦法,便有幾個好心的青年自告奮勇地跳下岸,對稻草船主人說:“哎,你不要怕麻煩不麻煩了,我們都來幫你搬上搬下就是了。”
船主也不好再硬撐下去,只得同意搬草。
可是當(dāng)船主剛剛搬了兩捆稻草甩給岸邊的青年時,徐文長大聲呼叫道:“不用搬,不用搬,我有好辦法——往船艙里舀水,船重了吃水就深,稻草頂就會低于橋頂?shù)穆?”
眾人異口同聲說:“好辦法,好辦法!
稻草主人按照徐文長的辦法去做,果然很快順利地通過橋洞。
阻礙消除了,一長串大小船只逶迄地劃過橋洞。
又有一天,徐文長的伯父把兩只小木桶裝滿水,然后領(lǐng)著徐文長同一群孩子走到一座又矮又小的竹橋邊,對大家說:“誰能把這兩桶水提過橋,我就送他一包禮物!弊炖飳π∨笥颜f,眼睛卻望著徐文長。
徐文長心里明白,說是考大家,其實是難難自己。因為這座竹橋橋身很軟,有彈性,又貼近水面,人一走上去,橋身就會彎下去碰到水面。如若一手提著一個水桶走過橋,水不潑翻才怪呢。
好久好久,小朋友沒有一個吭聲的。
徐文長說:“那我來試試吧。”說著,他脫去鞋子,用兩根繩子系著小桶,將小桶置入竹橋旁邊的水里,便走上竹橋,拖著小桶毫不費(fèi)力地過了橋。
小朋友們齊聲喝采。伯父不得不暗暗叫聲“好”字,腦子里忽地又跳出一個主意,便說:“文長啊,我說話要算數(shù),喏,這包禮物來拿吧。”
徐文長一看,只見伯父將那包禮物吊在一根長長的竹竿梢上,便笑嘻嘻地走上前去解開。
“慢!”伯父叫了一聲,“你要拿禮物,必須遵守兩個條件:第一,不能把竹竿橫躺下來;第二,不能墊凳站高去拿!
小朋友們頓時起了一陣小哄:“伯伯存心刁難人嘛!
徐文長那對滴溜溜的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便笑道:“我一定遵守伯父的條件!闭f著,他就捏住竹竿,舉著它走到一口水井旁邊,再把竹竿慢慢從井口放下去,當(dāng)竹竿梢放到和他齊身時,便順手從竹竿梢上解下那包禮物。
“好!”小朋友們和徐文長的伯父禁不住都高聲夸贊起來。
徐渭的快樂哲學(xué)勵志人物故事
一代奇人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居士,與解縉、楊慎并稱明朝三大才子。他的自我評價是“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徐渭的人生是以“神童”身份起步的。他六歲就開始讀書,過目不忘。十歲就模仿西漢揚(yáng)雄的《解嘲》,寫了一篇《釋毀》,受到山陰知縣劉昊的欣賞。每個知道他名字的人,都相信他能金榜題名,出將入相。徐渭自己更是做如是想。
然而,誰都無法預(yù)料,他的科舉之路,在起始階段就碰了釘子:十七歲那年,第一次參加紹興府童試,居然落榜!徐渭心情如何?簡直要“負(fù)石投淵,入坑自焚”。二十歲那年,徐渭再上考場,勉強(qiáng)考上秀才。此時的徐渭銳氣未消,躊躇滿志,然而他不知道,他漫長的受難史才剛剛拉開帷幕。
以后每過三年,徐渭就趕到杭州參加鄉(xiāng)試。前后八次,每次都鎩羽而歸。仆仆風(fēng)塵,空化作凄凄一笑,這個自幼就夢想借助科舉之力平步青云的人,卻成了被科舉制這條皮鞭反復(fù)抽打的陀螺。
徐渭的苦難深重之處在于:折磨他的,遠(yuǎn)遠(yuǎn)不止是功名。在分外難挨的二三十年里,除了鄉(xiāng)試屢戰(zhàn)屢敗之外,他還經(jīng)受了五花八門的苦難,依次是:二哥徐潞因病,撒手人寰;大哥徐淮逝世,家產(chǎn)被惡人霸占;第一任妻子潘氏夭亡,與第二任妻子王氏離婚;托身幕府,寄人籬下;入獄數(shù)載,苦不堪言。對徐渭來說,苦難的降臨方式是隔三差五,是雪上加霜,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是迫擊炮,是伏擊戰(zhàn)。難怪有史料暗示徐渭患上了后世所謂的“抑郁癥”,而且程度不輕。
徐渭畢竟不是庸常之輩,他沒有沉淪,居然在監(jiān)獄這種地方,開始潛心研究養(yǎng)生之道,于是面色轉(zhuǎn)為紅潤,抑郁漸漸消退,精神逐漸健旺,多年來頗似枯藤的心靈,復(fù)活為“青藤”。這個前半生極缺乏快樂的人,在后半生終于感到了快樂。百轉(zhuǎn)千回的命運(yùn),使他的快樂體驗上升到了哲學(xué)高度。富于文采的徐渭,把這種哲學(xué)總結(jié)成了一副對聯(lián):
樂難頓段,得樂時零碎樂些;
苦無盡頭,到苦處休言苦極。
大塊的、整段的快樂,在生活中是很難獲取的,然而,快樂又是極重要的,所以要把快樂視為一種值得爭取的寶貴機(jī)會。不能因為機(jī)會的有限、零碎就不屑于捕捉。一旦有了高興的事情,就要趕緊高興。這就是徐渭用半生坎坷換來的快樂哲學(xué)。
靠著這種哲學(xué)的支撐,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中國,徐渭活了七十二歲,并且在文學(xué)藝術(shù)的多個領(lǐng)域取得了罕見成就,成為文化史上一座繞不開的里程碑。在人生的苦海里,是他的快樂哲學(xué)救了他,使得他做到了“反抗絕望”,做到了“與往事干杯”。如果沒有這種哲學(xué),我們很可能不會知道曾經(jīng)有個人叫徐渭。
徐渭猜謎斗太師名人故事
又到府試之年,明朝廷派竇太師到江南主持考務(wù)。
一天,徐渭到杭州西湖宜園游耍,這里正舉行燈謎盛會,他見園門口高高懸掛一首詩謎:
“二人抬頭不見天,一女之中半口田;八王問我田多少,土字上面一千田!
當(dāng)時不少人圍在那里,苦苦思索,誰也沒能猜出謎底。徐渭讀罷微微一笑:“不難,不難!闭f了句:“但愿人間家家如此!北阄Χ。
有個詩人仔細(xì)品味徐渭的話,恍然大悟,他對眾人道破謎底:“‘二人抬頭不見天’是個‘夫’字;‘一女之中半口田’是個‘妻’字;‘八王問我田多少’是個‘義’字;‘土字上面一千田’是個‘重’字,合起來就是‘夫妻義重’。這不正是家家所盼望的嗎!”
墨客騷人們一聽,撫掌“徐渭真乃‘天下才子’也!”
這消息傳到那驕矜的竇太師耳中,氣得胡子翹起,憤然道:“徐渭不過一介布衣,小小百姓,竟然比我多‘天下’二字!”于是,他派人請徐渭到西湖游船上飲酒賦詩。
席間,竇太師笑道:“本官有一謎語,謎面是,‘摸著無節(jié),看著有節(jié);兩頭冰冷,中間火熱’。猜一物。”
徐渭淡淡一笑道:“謎底是那‘歷書’,連杭州的三尺幼童都知道!
竇太師表面上對徐渭稱贊了一番,心中妒火更旺。
幾日后開考了。
主考官竇太師到貢院巡視了一遍,見徐渭也在考生中,冷冷一笑,拿起把剪刀,筆直插入木柱上,說聲:“諸生開筆吧!”說完扭頭便走了。
沒有試題,只插一剪刀,好一個奇怪的考試。一時弄得諸考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人人執(zhí)筆發(fā)呆。
徐渭見大家都在發(fā)呆,就提醒道:“太師拿起剪刀,戳破木頭,這不是‘起剪破木’嗎?他出的試題就是論戰(zhàn)國時的四員大將——白起、王翦(與剪同音)、廉頗和李牧哩!沒有錯,大家趕快動手吧!”
考生們經(jīng)徐渭一點撥,個個得心應(yīng)手,一揮而就。
不久,竇太師又進(jìn)來了,見諸考生縮手端坐著,以為這次真的被他難倒了,才慢慢地念出試題讀到《論起翦頗牧》。
諸考生一聽,果然與徐渭說的分毫不差,一不會兒,大家隨徐渭交了卷。
竇太師接過考卷,頓時愣住了。他心想:才念了題目,怎么一下子就都寫好了?抽卷閱讀。篇篇扣題,他特地抽出徐渭的考卷來看,更是妙筆生花,不禁暗暗驚嘆。但是到了卷末,忽然看見上面畫著祭桌和靈牌。竇太師十分生氣,心里罵道:“好一個自負(fù)的小子!還沒考中,就想做官祭祖了!于是,他提筆批道:“文章雖好,祭祖太早。不取!
后來,有人告訴他這次批卷的事,徐渭聽了哈哈大笑道:“真是個昏頭的太師!我哪里是想做官祭祖,因為老母生病,我一邊應(yīng)考一邊在記掛她,寫好文章看看時間有多,才畫了這點東西,我是在禱告祖先保佑她老人家玉體無恙哩!”
徐渭怪聯(lián)有深意的民間故事
據(jù)說,徐渭還寫過這么一副怪聯(lián):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上下兩聯(lián)的詞兒完全一樣,這叫什么對聯(lián)呀?其實,上下聯(lián)不完全一樣。 這是一副同字異讀聯(lián)[一個漢字,有不同的讀音,就叫同字異讀],關(guān)鍵在 那四個“好”字上。這副聯(lián)應(yīng)該讀成: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好
[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意思是: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眼神好,精力旺盛,有條件好好讀書,可惜有不少青年人不好[hào]讀書,荒廢了青春;等到上歲數(shù)了,懂得了讀書 的好處,愛好[hào]讀書啦,可這會兒老眼昏花,體力也不頂勁了,根本不 能好好[hǎo hǎo]讀書了。
徐渭在勸人們要趁自己年輕的好時候,抓緊學(xué)習(xí),多讀書。
據(jù)清·李伯元《南亭四話》卷七《上下聯(lián)》。
【文學(xué)家徐渭的歷史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圍棋的歷史故事06-21
文學(xué)家名言12-27
文學(xué)家的語錄01-14
渭陽原文及賞析04-14
渭川田家賞析01-04
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精選21篇)12-20
關(guān)于琵琶的歷史故事06-23
關(guān)于京劇的歷史故事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