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正確的指導小學數學預習
預習是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就是自己學的過程。學生一旦掌握了預習方法,搭建起新舊知識的橋梁,則會引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更深層次的獲取技能。預習無疑是先學后教的一個良好載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正確的指導小學數學預習,希望大家喜歡。
如何正確的指導小學數學預習
《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與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將來才能獨立地探究新的科學領域,索取新的知識。而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狠抓“預習”這一環(huán)工作。
一、正確的預習觀
傳統(tǒng)的預習觀就是課前能把課堂上將要學習的教材看看,上課時能有效的聽老師講課。這種傳統(tǒng)的預習觀雖說有很多的缺點,但也還是有值得提倡的地方,至少它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新的預習觀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布置預習任務,是對課堂教學的準備。例如:查看家里的水電記錄;去超市購物時研究商品的折扣;計算銀行的利率等等。這可以說是新課程理念支配下的預習觀。它是學生帶著自身的經驗和背景來預習的,有著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而這些體驗和感受能使課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它還能使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的更緊密,讓學生不會只局限于教材。這樣的預習不僅完成了預習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內容。新的預習觀實際上是讓學生做好聽課的思想上、心理上和知識上的準備。
二、預習的目的
1.對于本課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了解。
2.復習鞏固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有機聯系。
3.找出本課的重點、難點和易混的知識點、學生認知的盲點,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注意。
4.了解課后的習題,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做個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
三、預習的方法
1.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可以讓學生大膽嘗試解答例題來思考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碰到這樣的內容,先將課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紙蓋住,自己嘗試審題、解答。解答后與課本上的方法對照,不會解答再看課本上的。這樣學生通過了自己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過程,就會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生活常識方面,教師可以大膽地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信息,讓學生嘗試練習,自己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例如預習《身份證編碼》時,學生搜集了身份證前兩個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第3、4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戶籍所在的縣(區(qū))等等,還有學生提出了驗證碼如何計算的問題。學生通過預習對基本的常識就有一定的認識。同時也就產生了問題,帶著問題學生學習起來的興趣要濃得多。同時通過預習老師也能發(fā)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教學的目的更加明確,就做到真正的有的放失。
3.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課前預習使學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積用底贅?”這個結論,這就給學生推導公式的形成提供了時間前提。在課堂上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驗證這個公式,從而透徹地理解公式的形成過程。從表面上看,好像為了一個公式的推導花費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但實際上,學生在充分活動的過程中提高了實踐能力,形成了應用意識,發(fā)現了數學發(fā)現的樂趣,增進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對學生學習下面的知識作了鋪墊。
4.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還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是教師的預習要求或預習題目的設計是否明確、是否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甚至可以讓學生在有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后,自己設計預習問題。
如何正確的指導小學數學預習
數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培養(yǎng)和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數學就是要學習嚴密的推理思維,培養(yǎng)有計劃、有條理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教師應首先指導學生列寫預習提綱。
預習提綱一般要寫清楚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預習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預習興趣,而且可以減少預習的盲目性,提高預習效率。對小學數學而言,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有公式的推導、計算法則的歸納以及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要求,分別進行訓練,讓學生逐漸達到熟練地確定預習目標。
2、解決問題的途徑。小學數學在介紹新的知識點時,總是借助一些常見的、直觀的事物,讓學生從中理解蘊含的規(guī)律或法則。一般說來,這種途徑主要包括動手實驗、直觀圖形和例題示范等。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認清途徑,為后一步解決疑難莫定基礎。
3、與舊知的聯系。小學數學在編排結構上,總是遵循著承上啟下、層層推進的原則,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與前面的知識有著必然的聯系。學生找準了新舊知識的聯系點,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就非常容易了。因此,在指導學生預習時,一定要讓他們想想新學的知識與自己學過的哪些知識關系最密切,舊知識對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有那些幫助等等,有了這些鋪墊,學生對重難點的突破就不會感到太困難。
【如何正確的指導小學數學預習】相關文章:
如何高效預習數學09-01
正確的化學預習方法08-05
淺談小學語文預習方法技巧指導08-09
考研選專業(yè)如何規(guī)避誤區(qū)的正確指導12-04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指導的隨筆10-08
考研數學應該如何正確的做題12-06
如何指導學生學好數學08-20
考研數學復習該如何正確做題12-04
怎樣預習數學的方法05-29
考研數學如何正確對待典型例題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