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jié)
總結(jié)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jié)吧。那么你知道總結(jié)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jié),歡迎閱讀與收藏。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體受到的重力G與物體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是G=mg,g稱為重力加速度或自由落體加速度,與物體所處位置的高低和緯度有關(guān)。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在南北極或赤道上指向地心。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叫做重心,重心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
2、萬有引力
存在于自然界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力。萬有引力F與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m1 、m2和它們之間距離r的關(guān)系是,G稱為引力常量,適用于任何兩個物體,其大小通常取。 萬有引力的方向在兩物體的連線上。
3、彈力
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而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彈簧的彈力F與其形變量x之間的關(guān)系是F=kx,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單位為N/m,與彈簧的長短、粗細、材料和橫截面積等因素有關(guān)。彈力的方向與形變的方向相反。彈簧都有彈性限度,超過彈性限度后,前述力與形變量的關(guān)系不再成立。
4、靜摩擦力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產(chǎn)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當兩個物體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這時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兩個物體間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兩個物體剛剛開始相對運動時,它們之間的摩擦力稱為最大靜摩擦力。兩個物體間實際發(fā)生的靜摩擦力F在0和最大靜摩擦力Fmax之間。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5、滑動摩擦力
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瑒幽Σ亮Φ拇笮「鷫毫Γ▋蓚物體表面間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瑒幽Σ亮與壓力FN之間的關(guān)系是f=uFN,u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與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guān)。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6、靜電力
靜止的點電荷之間的力。靜電力F與兩個點電荷q1、q2和它們之間的距離r的關(guān)系是,k稱為靜電力常量,其大小為。兩個點電荷帶同種電荷時,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為斥力;兩個點電荷帶異種電荷時,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為引力。靜電力也稱庫侖力。
7、電場力
試探電荷(帶電體)在電場中受到的力。電場力F與試探電荷的電荷量q之間的關(guān)系是F=Eq,E稱為電場強度,大小由電場本身決定,方向與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相同,其單位為N/C。
8、安培力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力。當直導線與勻強磁場方向垂直時,導線所受安培力F與導線中電流強度I,導線的長度L,磁感應(yīng)強度B之間的關(guān)系是F=BIL。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則確定。
9、洛倫茲力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受到的力。當粒子運動的方向與磁感應(yīng)強度方向垂直時,粒子所受的洛倫茲力與粒子的電荷量q,粒子運動的速度v,磁感應(yīng)強度B之間的關(guān)系是F=qvB。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則確定。安培力是大量帶電粒子所受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xiàn)。
10、分子力
存在于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力比較復雜,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當分子間距離為r0時,引力與斥力的合力為0,當r>r0時合力表現(xiàn)為引力,r
11、核力
存在于原子核內(nèi)核子之間的一種力。核力是強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xiàn),在原子核尺度內(nèi),核力比庫侖力大的多;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圍在之內(nèi)。
總結(jié)
重力的本質(zhì)是萬有引力,是物體和地球之間萬有引力的具體化,若不考慮地球自轉(zhuǎn)的影響,地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qū)ξ矬w的引力。彈力、摩擦力、靜電力、電場力、安培力、洛倫茲力的本質(zhì)是電磁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強相互作用。還有一種基本相互作用稱為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與放射現(xiàn)象有關(guān)。四種基本相互作用構(gòu)筑了力的體系。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6、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7、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二、彈力
1、彈力
、購椥裕何矬w受力時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谒苄裕何矬w受力發(fā)生形變,形變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蹚椓Γ何矬w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彈力產(chǎn)生的重要條件:發(fā)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
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
2、彈簧測力計
①結(jié)構(gòu):彈簧、掛鉤、指針、刻度、外殼
、谧饔茫簻y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軐τ趶椈蓽y力計的使用:
(1)認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diào)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5)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說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zhuǎn)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zhì)量成公式:G=mg其中g(shù)=9.8N/kg,它表示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yīng)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物理學習方法
1、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物理的學習。其實學習每一科的時候都是由易到難的,當遇到不好理解的知識時,要保持學習物理的興趣,不要有畏懼心理,首先老師以及各種學習站會為你的學習保駕護航,難理解的知識,慢慢來,從懵懂到知道到理解到靈活應(yīng)用需要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
那么怎么提高物理的學習興趣呢?首先,物理學與生活、科技、社會聯(lián)系很大。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現(xiàn)象用物理的知識解釋,會使我們感覺物理不是書本上的條條框框,而是生動有趣的,慢慢就會發(fā)現(xiàn)物理學習的樂趣。然后可以購買或觀看一些科普類的書籍或節(jié)目,你會發(fā)現(xiàn)物理的奧妙。
2、要把理論和實際結(jié)合起來:
我們學習物理知識不是為了背誦定義公式,也不是為了做題,物理最大的魅力是當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時,它可以為你又快又好的解決問題。比如說利用簡單機械的知識,可以制作稱或者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慣性的知識可以幫我們更好的理解交通運輸中為什么貨車為什么要減速慢行,火車為什么剎車距離以及啟動到規(guī)定速度時距離很長。
還有神奇的電學、我們可以看懂簡單的電路圖、連接簡單的電路,處理簡單的電路故障。利用這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知識,就可以學以致用。
3、重點關(guān)注實驗:
物理實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相關(guān)規(guī)律并能更深入理解好公式。同時物理的電學和力學實驗是中考的壓軸題,今年的長春中考物理壓軸題就將難度加大,把浮力和電學綜合在一起,很多小伙伴都沒答好。對于實驗,最基本的要求是我們要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總結(jié)實驗結(jié)論,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學會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歸納總結(jié)出物理規(guī)律,并能畫出相關(guān)圖像。學會處理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難度大的實驗往往是中考重點,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平時考試的壓軸題中,如特殊法測密度測電阻特殊法測電功率等。還有一些小實驗是需要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來做,這樣我們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及應(yīng)用我們所學的知識。
4、做好練習十分重要:
我們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現(xiàn)象,解決問題,前提是我們正確的理解并掌握了這些知識,適當?shù)木毩暱梢詭椭覀冋_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概念,并能達到靈活應(yīng)用、融會貫通的效果。
5、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在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一種優(yōu)良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同學們不能忽視的。所謂好的學習方法,要有兩個適合:
、龠m合所學的學科;
②適合自己。物理學習時要結(jié)合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識分析、歸納得出結(jié)論,當然自己的認識肯定是不足且淺顯的,要充分理解知識就要結(jié)合老師的講解及習題練習。具體的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每個同學要在認真的學習過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預(yù)習、聽課、作業(yè)”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2)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jié)或總結(jié)。把書中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知道自己哪個知識點存在不足,做好查漏補缺,不要拖延到要考試了,才想起自己還有很多東西不會。
(3)作業(yè)要獨立完成,這里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yè),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yè),而且是指做作業(yè)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yè)。寫作業(yè)或做練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會的或一知半解的題目時要及時做好標記,課上重點聽,并能獨立做好本題的解析。有時間再整理到錯題本,因為有些思維理解上的錯誤,會形成慣性,遇到這個問題就會習慣性的出錯,所以要及時回顧錯題本。
6.加強訓練:
(1)物理實驗有條件自己做就自己認真做,把自己的想法問題等及時與老師同學交流并解決。
(2)基礎(chǔ)習題、中考專題、重難點題型要適當多練習,達到練通為止,這樣能擴展自己的思路,避免掉入陷阱,提高做題效果,加深概念知識等的靈活應(yīng)用。
(3)培養(yǎng)物理思維,多深入思考各種概念、規(guī)律間的聯(lián)系
牛頓第一定律知識點
(1)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chǔ)、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
①揭示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
、谧C實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壅J識到慣性也是物體的一種特性。
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共點力的合成:
1、共點力
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偃 和 在同一條直線上
a.同向:合力 方向與、的方向一致
b.反向:合力,方向與、這兩個力中較大的那個力向。
、诨コ搔冉恰昧Φ钠叫兴倪呅味▌t
3、平行四邊形定則:
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
(2)兩個力的合力范圍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shù)。
注意事項:
(1)力的合成與分解,體現(xiàn)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合成與分解是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種方法,用合力來代替幾個力時必須把合力與各分力脫鉤,即考慮合力則不能考慮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時只考慮分力,而不能同時考慮合力.
(3)共點的兩個力合力的大小范圍是
|F1-F2|≤F合≤Fl+F2.
(4)共點的三個力合力的最大值為三個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為零.
(5)力的分解時要認準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按實際效果來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體上的所有力分解到兩個互相垂直的坐標軸上,分解最終往往是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總的合力).
易錯現(xiàn)象:
1.對含靜摩擦力的合成問題沒有掌握其可變特性
2.不能按力的作用效果正確分解力
3.沒有掌握正交分解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高中物理實驗方法
常用的高中物理實驗方法之累積法
愛高中物理實驗中把某些難以用常規(guī)儀器直接準確測量的物理量用累積的方法,將小量變大量,不僅可以便于測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減小誤差。
常用的高中物理實驗方法之放大法
對于高中物理實驗中微小量或小變化的觀察,可采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標卡尺、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都是按放大原理制成的。
常見電容器
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2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zhuǎn)(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 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 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注:
(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guī)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fā)終止于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
(4)電場強度(矢量)與電勢(標量)均由電場本身決定,而電場力與電勢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guān);
(5)處于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導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于導體表面,導體內(nèi)部合場強為零,
導體內(nèi)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于導體外表面;
(6)電容單位換算:1F=106μF=1012PF;
(7)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關(guān)內(nèi)容:靜電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yīng)用等勢面。
重力及其相互作用
1、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據(jù)不同,可以把力分為:
、侔葱再|(zhì)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诎葱Ч牧Γɡ纾豪Α毫、支持力、動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傩巫;②改變運動狀態(tài)。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和形狀有關(guān)。質(zhì)量均勻分布,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薄板類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注意: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在兩極處重力等于萬有引力。由于重力遠大于向心力,一般情況下近似認為重力等于萬有引力。
3、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萬用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彈力:
。1)內(nèi)容: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①接觸;②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chǎn)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繩子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
①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
②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應(yīng)結(jié)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chǎn)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0<μ<1。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guān),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guān)。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chǎn)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最大限度,這個最大值叫最大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guān),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fm=μ0·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shè)法(假設(shè)沒有靜摩擦)。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12-18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必備2篇]02-19
(精選)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11-18
高中物理知識點的總結(jié)08-02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08-29
高中物理知識點的總結(jié)10-06
高中物理知識點的總結(jié)03-12
初二力學知識點總結(jié)07-14
高中物理知識點的總結(jié)(合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