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醉翁亭記》課內(nèi)練習(xí)題及答案
1、關(guān)于本文寫景的作用有下邊幾種說法,你認為哪一種是主要的?(C)
A、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這間也”這句話作鋪墊,表現(xiàn)作者的山水之樂。
B、表現(xiàn)瑯琊山的勝景。
C、表現(xiàn)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2、填空:
②美國在聯(lián)合國大唱人權(quán)高調(diào),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別國內(nèi)政。(用《醉翁亭記》中的原句答。)
③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堋蹲砦掏び洝芬晃膹奈捏w上看散文,文中有一句話流傳至今,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蕖蹲砦掏び洝坟灤┤牡闹骶是(樂)字,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寫景)和(抒情)自然結(jié)合。
、卟皇桥袛嗑涞囊豁検牵˙)
A、 環(huán)滁皆山也。
B、太守自謂也。
C、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達語氣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C)
A、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D、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5、下面句子的譯文有誤的一項是(A)
A、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譯文:不久,太陽落山了,人影縱橫散亂,太守隨著賓客們回去了。
B、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樂,酒醒后(又)能用文章來表達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
C、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那面容蒼老,頭發(fā)斑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文: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7、下面各句中“而”字應(yīng)重讀的一句是(D )
A、朝而往,暮而歸。 B、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8—12題
、侪h(huán)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④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誰?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誰?⑧太守自謂也。⑨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這段文字屬于景物描寫的句子有①—④從大到小句。寫景的順序是從俯到仰,由面到點,自遠而近。
9、這段文字寫景的'角度有視覺,聽覺。
10、這段景物描寫,總寫瑯琊山和釀泉,是為了引出下文對醉翁亭自然風(fēng)光的描寫,為下文寫人的活動布置好環(huán)境。
11、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開篇點題,引出“樂”字這一全文的主線。
12、用“∥”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提示可分為二層)
、俚谝粚樱á佟埽┙淮砦掏さ沫h(huán)境 ②第二層(⑤— )寫醉翁亭命名的由來。
【高中語文《醉翁亭記》課內(nèi)練習(xí)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醉翁亭記練習(xí)題及參考答案08-10
《醉翁亭記》課后練習(xí)題與答案08-28
高中語文試卷及答案01-26
高中語文試題及答案11-10
高中語文試卷練習(xí)題07-28
高中語文鞏固練習(xí)題07-28
高中語文項羽本紀(jì)練習(xí)題07-28
高中語文知識競賽練習(xí)題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