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趣味語文冷門知識及答題技巧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詞語的來源和演化肯定讓你眼球跌破、三觀盡毀。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中趣味語文冷門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趣味語文冷門知識
“老伴”原來不是指配偶?
“老伴”這個詞起源于明朝。明憲宗朱見深冊立九歲的兒子朱祐樘為太子,派老太監(jiān)覃吉當“保姆”。覃吉為人很正派,忠于職守,太子非常尊敬他,稱他為“老伴兒”。后來傳到民間,老年夫妻之間便互稱“老伴兒”了。
“扯皮”原來是門兒手藝!
“扯皮”是古代做鼓的一道工序,是門專業(yè)手藝。鼓,在古代被視為神器,用途廣泛。
舊時制鼓時,鼓結(jié)實與否在框上;鼓響不響在皮上。意思是說,鼓要結(jié)實耐用,得有好的框架;要使鼓響,要用好的皮張!搬敼钠ぁ笔侵乒牡暮诵沫h(huán)節(jié),釘皮時,先將泡軟的皮張,緊緊蒙在框架上,再有徒弟負責用力下拽,以便師傅釘釘子。此時,每釘一釘,師傅要喊一聲“扯”,提醒扯緊皮張,增強張力。如此下去,直到周邊全部釘完為止。因助手們扯的是皮,所以也稱這道工序為“扯皮”釘釘子。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推諉卸責的意思。
“倒霉”原來是風俗!
“倒霉”原來是古代江南地區(qū)的一個風俗。我國古代是一個農(nóng)耕社會,人們想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就是科舉考試,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家長為了給他們打氣助威,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稱之為“楣”?贾辛耍鞐U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后來,這個詞流傳中逐漸訛傳為“倒霉”,直到現(xiàn)在。
爛醉如泥”原來不是“泥”!
在漢語中,人們經(jīng)常用成語“爛醉如泥”來形容一個人由于飲酒過量而醉得癱成一團的樣子。許多人在讀到、聽到或用到這一成語時也往往會望文生義,以為該成語中所說的“泥”即是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那種由水和土混合而成的`泥,甚至許多詞典中也都將其直接解釋成“爛泥、稀泥”。這種解釋看似通順合理,其實是不確切的。
這里的“泥”并非指泥土,而是傳說中生活在海里的一種蟲子,這種蟲子沒有骨頭,離不開水,一到陸地上就會“失水而醉”,跟人醉倒的樣子一樣。古代典籍中“醉如泥”這幾個字非常常見,“泥”指的都是“泥蟲”。
“河東獅吼”和“獅子”沒關(guān)系?
都說悍婦是“母老虎”,那為啥是“河東獅吼”,而不是“河東虎吼”“河東虎嘯”呢。原來“獅吼”根本不是獅子的叫聲,“獅子吼”是佛教名詞,指的是“如來正聲”,比喻有威嚴有權(quán)威的意思。
“母老虎”一定是家里最有威嚴的人,所以就有了“河東獅吼”的說法,和“獅子”沒有一毛錢關(guān)系。
高中語文提分的冷門技巧
1、語文文言文翻譯意思那個,叫選擇錯誤的。只要是與現(xiàn)代意思相同的那個,百分之九十九是錯的,不信自己查看最近高考的那題。
2、語文古詩詞鑒賞分析手法實在找不到了丟借景抒情和對偶修辭。不能空題。
3、作文題目抓眼球。開頭丟名人名言作為題記。緊接著概括材料加上一個“我認為”然后直接亮明觀點。除題記外第一段兩行半為黃金分割點。結(jié)尾時字數(shù)超出800限制兩行半為黃金分割。開頭一定不要寫錯別字。論證材料不夠新穎的話記得每段結(jié)尾都把中心論點強調(diào)一次。
4、語文成語題 如果讓選正確的那就你就看每個成語在每個句子中讀者是否通順,表面符合意思符合這個句子嗎,這樣的一般都是容易望文生義啊,而且你沒見過的基本都是錯的 如果讓選錯誤的,你沒見過的基本都是正確的。如果你一點都不積累那就不適合你了
5、語文作文啊,一定要有完美段落感覺,不要一大段子集中一起,而且材料最好總結(jié)成幾句經(jīng)典的話 后面加上議論抒情引用證明。
6、高中的:赤壁賦,琵琶行,登高,錦瑟,阿房宮賦。中了就有四分了。
7、語文(理科)12題:答案一般都有D或者E。文科同。
8、語文病句讓選擇對的,如果有一句話內(nèi)容涉及到政治性言論或者問題,這句話一定沒有錯誤,從來沒失誤。
高中語文的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shè)臵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lǐng)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lǐng)下文;總結(jié)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yīng)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修辭手法本身作用+句子語境)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現(xiàn)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
2、擬人:……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予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張:……采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lián)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問:……采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的思想也更強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節(jié)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6、對偶:……采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fā)了作者對……的感情,節(jié)奏明快,富于音樂美。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答:不行。(動詞)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不行。(形容詞)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不行。(副詞:都、大都、非常、只有等)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答: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guā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高中趣味語文冷門知識及答題技巧】相關(guān)文章:
語文高中閱讀答題技巧01-26
高中語文的答題技巧06-23
語文基礎(chǔ)知識及答題技巧07-17
語文冷門知識盤點07-15
語文高中考試答題技巧01-27
北京高中語文答題技巧06-23
高中語文試卷答題技巧06-23
高中語文古文答題技巧01-27
高中語文題型答題技巧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