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賞析
元曲的興起與發(fā)展,有著復(fù)雜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會現(xiàn)實是元曲興起的基礎(chǔ),元朝疆域遼闊,城市經(jīng)濟繁榮,宏大的劇場,活躍的書會和日夜不絕的觀眾,為元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chǔ);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進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詩歌本身的內(nèi)在規(guī)律及文學(xué)傳統(tǒng)繼承、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下文是《普天樂》賞析。
原文
柳絲柔,莎茵細。
數(shù)枝紅杏,鬧出墻圍。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東郊媚。
看兒孫月下扶梨。
黃塵意外,青山眼里,歸去來兮。
注解
莎茵:像毯子一樣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墊子、席子、毯子之類的通稱。
媚:嬌美。
黃塵:暗用唐.令孤楚《塞下曲》:“黃塵滿面長須戰(zhàn),白發(fā)生頭未得歸!敝腹賵錾系娘L(fēng)塵。
來兮:為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吧”。
譯文
嫩柳的枝條又柔又細,莎草如茵鋪滿大地。幾枝紅杏爭鬧著探出圍墻,深深的庭院里把秋千系。好雨初晴,東效多美麗?磧簩O們在月下扶犁。官場的風(fēng)塵已在我的'心意之外,四周的青山卻都在我的眼里,回來吧,學(xué)陶淵明那樣回鄉(xiāng)隱居。
賞析
在《普天樂》曲中,作者引用陶潛解印歸田的故事,說明自己辭官也是因為“折腰慚”。又引用《南柯太守
傳》的故事,說明自己對做官也覺得猶如南柯一夢。最后抒寫辭官后的生活樂趣,事實上又是對在官與辭官兩種不同的生活進行對比,表明自己厭棄官場生活,向往自由的隱逸生活。
【《普天樂》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普天樂·詠世》賞析01-25
普天樂·詠世賞析02-14
中呂·普天樂的賞析05-15
《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賞析01-27
普天樂·詠世原文及賞析02-26
《碧玉簫》《普天樂》對比賞析及答案07-10
滕賓《中呂·普天樂》賞析01-26
普天樂·翠荷殘原文及賞析08-19
普天樂·湖上廢圃原文及賞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