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樓夢》文學賞析范文
曹雪芹的經(jīng)典作品《紅樓夢》在文學論壇上占據(jù)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以下是《紅樓夢》文學賞析范文,歡迎閱讀。
小說圍繞賈府的內(nèi)部矛盾展開研究分析,在展現(xiàn)這一矛盾的過程中充分運用藝術的手段,賦予小說極高的藝術成就。作為我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天才,曹雪芹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紅樓夢》被譽為我國文學史上的百科全書,引領我國的古典小說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對《紅樓夢》的藝術特色進行研究和學習歷來是紅學者主要的研究課題。整篇小說的寫作風格富于情趣、含蘊深厚且明快流暢、樸素自然。曹翁的整部小說都以白話文為基礎,加以加工潤色,使得整部小說純凈規(guī)范又生動形象。此外,曹翁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從而將紅樓夢的境界到詩意和美學的高度,留給讀者無盡的鮮潤和甘美。紅學研究者指出紅樓夢所體現(xiàn)的音樂美、繪畫美、富有蘊籍和哲理,生動形象、洗練精當、質樸自然,從不同角度將《紅樓夢》的無窮藝術魅力展現(xiàn)了出來。
一、詩與情互為表里
感情是進行詩意化描寫的底蘊。多數(shù)紅學者在對《紅樓夢》詩作品以及詩意描寫上的認識幾乎是一致的,他們認為,詩情互為表里,只有將情的底蘊及內(nèi)核注入詩的意境之中,才能賦予詩深長的意味。在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引入詩意化描寫,可以充分地刻畫人物的情意-張揚的、壓抑的、被阻遏被磨礪。此外,曹翁在這部小說中對情從價值觀上進行了肯定,這也使得其作品創(chuàng)作遠高于單純的文學創(chuàng)作,進而與傳統(tǒng)的文化形成了一種對話關系,并因此而促使自身的經(jīng)典延續(xù)至今。然而,截止目前,對《紅樓夢》作品所具有的這種詩意化描寫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的對話關系所帶給現(xiàn)今社會的意義仍缺乏一個深入的研究。
儒家的人生哲學一向以待人以仁愛之心為其基本的價值觀,強調人與人之家感情的交往。然而,儒家的這種仁愛與人的尊卑長幼相結合,因此,通過外在的禮儀來規(guī)范和發(fā)揚這種仁愛之心時,這種仁愛自然地就淪為等級制度的工具。或者可以說,即使沒有得以充分培養(yǎng)和擴充的情感和仁愛之心,當需要借助于外在禮儀來維護等級制度中高層的利益時,社會人彼此之間體現(xiàn)和善、親切之禮的關系也會變得僵化而生硬。甚至是即使感情仍存在于這種禮的外殼之下,人與人之間森嚴的等級制度仍是客觀存在的。儒家多強調“和為貴”,并以此來表達其脈脈溫情。然后,這種“和”的背后不可避免等級之間的差別。所謂“君子和而不同”,理解固然可以是多樣的,但其基本出發(fā)點始終是主張貴族的特殊待遇,也正是由于這種等級制度上的差異性使得“和”得以被儒家所倡導并發(fā)揚。相較而言,道家一貫主張“平等”,“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秋水》)所體現(xiàn)的正是道家的平等思想。但是,道家的這個思想是以萬物一體為基礎的,所要達到的境界也是與周圍世界的和諧,不摻雜任何人為的因素。這樣,看似道家思想摒棄了人類社會的等級差別,其同時也將自然與社會以及社會之中存在的任何差異都也并抹殺了。因此,小說《紅樓夢》中以賈寶玉為首的人物代表所努力追求的正是一種人與世界與人之間以感情為載體的全新的價值體系。
就像小說第八回脂硯齋評點:即使對不情之物,仍能待之以有情,這正是賈寶玉“情不情”的體現(xiàn)。這里所體現(xiàn)的這種情,已經(jīng)超越了禮的羈絆,成為一種為人處世的原則,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平等,這就在一定意義上與儒家捆綁仁與禮的做法相違背。盡管在大環(huán)境的制約下這種平等意識很難得以徹底實行,就如賈寶玉在老祖宗和父母面前都得中規(guī)中矩。但在沒有父母和老祖宗約束的小天地或者在弱者面前,賈寶玉便不再嚴格恪守和維護自己所應享有的榮耀和禮儀,從而將情與禮分而待之。賈寶玉為晴雯所作的《芙蓉女兒誄》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極大地顛覆了儒家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觀,并因此而受到了眾多紅學者的高度肯定。雖然這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顛覆尚處于意識的層面,體現(xiàn)于詩的領域,很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徹底實行,但其藝術價值仍是值得肯定的!都t樓夢》作為一部人情小說,用其“情”升華了“欲”。然而,在更大的文化系統(tǒng)之中,這種體現(xiàn)平等意義的“情”替代了儒家傳統(tǒng)文化下的仁愛,盡管這種平等尚不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徹底之行,仍為傳統(tǒng)文化向現(xiàn)代的流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紅樓夢》語言的含蓄美
《紅樓夢》恢宏的氣勢和博大的內(nèi)容自然不須我們多說,單從語言上看,具有含蓄美的語言風格就讓人回味無窮。含蓄往往含而不露但是意在言外并且意境深遠,這種獨特的語言和藝術風格會讓作品散發(fā)出去窮的藝術魅力。蘇東坡認為天下最美妙的語言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宋朝大詩人姜夔認為含蓄是審美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語貴含蓄”。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含蓄這種藝術風格最早起源于詩歌,而《紅樓夢》正是繼承這一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讓世人百讀不厭,余味無窮。小說的語言在向讀者輸送信息量的時候可謂是惜字如金,但是在有限的文字背后卻留有無限的想象空間,這種文字語言就像是精兵強將,以一當十。此外,還利用兩種事物間的關聯(lián),寫此而言彼,雖然很多時候寫的只是一個瞬間,但是這個點背后的意義無可限量,無窮的想象空間讓讀者在含蓄美的藝術中深深沉醉,不僅有美的感受,更有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隱筆”是《紅樓夢》語言含蓄美的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言盡于此而意在彼,看似明寫此,實則暗寫彼。例如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可謂是感天動地,熱烈而誠摯,但是賈府是封建文化中典型的貴族家庭,這對璧人就是有再深的情意也很難明白表達,他們只能通過曲折的方式來向對方流露真情,這樣的過程是甜美而痛苦的,曲意言傳之間自然會有些誤會或口角出現(xiàn),徒增兩人的痛苦!扒P”是《紅樓夢》語言含蓄美的第二種表現(xiàn)形式,即以少寫多,寓多于少,雖然描寫的是一個瞬間,一個點,其實要表達是一個面抑或是更為深遠的意義。作者在小說中經(jīng)常運用這種方式,通過一個特定的現(xiàn)象而引出更深的含義。例如《紅樓夢》第十九回中,萬兒與茗煙在做那“警幻所訓之事”的時候被寶玉發(fā)現(xiàn),于是問茗煙那丫頭多大,茗煙自然不知道萬兒具體年齡,只能含糊回答:“不過十六七”。寶玉嘆息:“連她的歲數(shù)也不問問,就作這個事,可見她白認得你了! ”在這里這些語言令讀者頗為費解,不問歲數(shù)做那事與“白認得”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嗎?但是,讀者在欣賞完整部的《紅樓夢》或者是了解了寶玉的性格之后,自然也就想清楚了其中方的奧妙,在寶玉的認識中,女人是純潔的,是“水做的骨肉”,所以寶玉一向尊重女人,更別說是那些天真無暇的純潔少女。茗煙與人家少女偷情的時候,竟然連人家的歲數(shù)都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對少女的不敬重,不負責。這種做法讓寶玉自然憤憤不平。讀者在此不了解寶玉的性格,自然也就無法理解這幾句話的含蓄意境。正是這種含蓄的語言美,讓讀者不斷思考,不斷深入其中去解讀作者的深意。如果作者在這里再用繁冗的筆墨去描寫寶玉的性格,未免讓人覺得啰嗦,自然也就失去了小說的趣味性。
三、辯證思維背后深刻的哲理意蘊
《紅樓夢》作為中國的經(jīng)典名著,在語言方面散發(fā)著無窮的藝術魅力。讀者細細品讀,就不難發(fā)現(xiàn),辯證思維背后深刻的哲理意蘊是締造這種語言魅力不可或缺的因素!都t樓夢》的語言雅俗共賞,繁簡得當;作品中運用大量淺顯易懂的成語來表現(xiàn)深刻的意蘊,這種普遍的意義讓作品散發(fā)出獨特的藝術魅力,歷久而彌新。最讓人難以忘懷的,自然是作品中黛玉和王熙鳳那充滿幽默的語言。雖然二者的語言風格不盡相同,但是兩人都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而林黛玉引用的大多是傳統(tǒng)文學和古語的典故,讀來讓人忍俊不禁。例如作品的第三十七回中,一群女子開詩社作詩取樂,探春為自己曲名“蕉下客”。黛玉聽后立刻說:“快牽了他去燉脯子吃酒”,正當大家迷惑不解之際,黛玉引用“蕉葉覆鹿”的典故讓人們無不開懷大笑。我們在贊嘆黛玉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和才情的同時,不禁為作者獨特的語言藝術而感到敬佩。還有在第二十回,黛玉在寶釵的生日聚會時想著對寶玉說:“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你倒《妝瘋》了。”這句話讓在場的人們不禁笑了起來。在這里黛玉引用《水滸傳》中兩個經(jīng)典的戲名達到了詼諧而諷刺的藝術效果。這正好符合了當時看戲的氣氛,隱晦地表達了人物的感情,雖然表面這些話是說給寶玉聽的,其實語峰直指寶釵。我們再看王熙鳳的語言,口語化的俚語、俗語和歇后語是王熙鳳經(jīng)典的語言風格,讀來趣味橫生,讓人捧腹,而在這些語言中,王熙鳳潑辣和犀利的性格特征也表露無遺。
林黛玉除了用典之外,還多愛用反語和雙關作為修辭特色。如二十八回,黛玉將寶玉稱作“呆雁”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雙關語,人物的情感和倆人間復雜的心理躍然紙上。黛玉是一個才情很高的女子,伶牙俐齒,聰穎過人,但是在賈府畢竟是寄人籬下,所以她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不受傷害,經(jīng)常用譏諷的語言來和別人交流,這種語言行為也表現(xiàn)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以及特殊的身份。而王熙鳳則多用夸張或者是擬人的修辭特色。如第三十五回中,王熙鳳打趣道:老祖宗要不是嫌人肉酸,估計要把自己也吃了。風趣幽默的語言立刻引得眾人大笑,在這里王熙鳳表面是開賈母的玩笑,其實是為了讓賈母開心。還有說道打牌的時候,王熙鳳也不說賈母牌技好,而是說賈母那個小木匣子會把錢吸進去,這里用的就是擬人的手法,無論是什么樣的語言其目的就是為了博取賈母歡心,而作者在這里則要展現(xiàn)鳳姐所處的身份地位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紅樓夢》文學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將進酒文學賞析10-31
紅樓夢的文學評論作文(通用21篇)08-12
紅樓夢心得體會字范文賞析09-13
經(jīng)典文學佳句01-16
文學的名言09-30
文學的作文08-09
隨筆——我愛文學_關于文學的隨筆作文02-15
廢話文學的經(jīng)典文案11-09
文學自由名言12-27
(精選)走進文學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