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原文及翻譯賞析
《雪梅》原文及翻譯賞析1
雪梅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及注釋
梅雪爭春未肯降(xiáng),騷人閣(gē)筆費評章。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以評議梅與雪的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
降,服輸。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騷人:詩人。
梅須遜(xùn)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文人騷客難以評論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注釋
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懊菲隆辈皇撬拿,而是他自號為梅坡。
降(xiáng):服輸。
騷人:詩人。
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
評章:評議。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并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毖、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征。
首句采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都認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認輸,這就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xiàn)出來了。次句寫詩人在兩者之間難以評判高下。詩人原以為一揮而就,由于難于評判,只好停下筆來思索!霸u章”即評價。
后兩句是詩人對梅與雪的評語。就潔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卻沒有梅花的香味!叭帧毙稳莶畹牟欢啵耙欢巍睂⑾銡馕镔|(zhì)化,使人覺得香氣可以測量。前人已經(jīng)注意到梅與雪的這些特點,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王安石的《梅花》詩:“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钡谴嗽妼⒚放c雪的不同特點用兩句詩概括了出來,寫得妙趣橫生,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雪梅》原文及翻譯賞析2
雪梅
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古詩簡介
雪梅,指宋代詩人盧梅坡的兩首《雪梅》詩,其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成為千古名句。
光有梅花沒有沒有雪,梅花就顯得沒有神韻,但是,有了雪陪伴梅花,而觀雪賞梅的人不會作詩來批判它們,那他也還是個俗人。天已晚了,剛剛寫好一首贊美它們的詩,雪又下下來了,梅、雪、詩三者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最美的景色。
翻譯/譯文
其一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其二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么精神氣質(zhì)。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注釋
1、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懊菲隆辈皇撬拿郑撬蕴枮槊菲。
2、降(xiáng),服輸。
3、騷人:詩人。
4、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賞析/鑒賞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并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毖、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征。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fā)生了“摩擦”,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
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詩的后兩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回答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zhí)一端的根據(jù)。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nèi)烁饔兴L,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真理。這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此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guān)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詩人認為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使人感到不雅。從這首詩中,可看出詩人賞雪、賞梅、吟詩的癡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雪梅》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雪梅》盧梅坡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臨江仙·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墨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4-24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點絳唇·梅》原文及賞析11-19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
《陶者》梅堯臣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召南·摽有梅》原文翻譯和賞析10-29
石竹詠原文翻譯及賞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