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
一、單元分析
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單元整體是精心構建的,選文兼顧詩文,兼顧古今,兼顧中外。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xiàn)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悔恨。這篇散文詩可以多角度去解讀,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的好教材。
《羚羊木雕》寫的是子女與父母的沖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家庭是社會的 一個細胞,家人沖突的深處,往往包含著深刻的社會的和時代的內容。
以上兩篇展現(xiàn)的是矛盾沖突的一面,《散步》《詩兩首》《詠雪》則展現(xiàn)了和美溫馨的一面!渡⒉健返念}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從中可以領悟,怎樣處理家人關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詩兩首》都抒發(fā)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母愛的光輝,是何等幸福歡樂;遠離母親,思母之情是何等哀傷。
《詠雪》勾畫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畫面,兩代人在富有文化氣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種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
《陳太丘與友期》是寫陳太丘之子元方的聰穎機智的,小小年紀就知道維護父親的尊嚴,可以見出父子親情。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從生活中學習寫作”,圍繞社會、家庭、校園,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提煉生活。抓住有意義的素材,寫出真切的感情。要求學生在深入了解生活的過程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在深入了解生活的基礎上,寫出有血有肉情感洋溢的作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本單元在體裁上涉及了詩歌、散文、文言文等形式,而這些形式在今后的學習中會不斷觸及,所以不同體裁的知識構成特點以及相應的學習方式應該初步向學生滲透。
(2)理解能力、思維生成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朗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第一
單元就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朗讀、誦讀能力。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并在讀中,形成他們自己的獨特感受,進而有助于對新課文的理解以及一定的表達。
(3)通過對文本的朗讀(尤其是《散步》《秋天的的懷念》)和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揣摩,學生會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但這種聯(lián)想是模糊的。所以思維的完整、清晰轉換能力、由此及彼、由人及己的思維遷移能力、個人——文本——作者之間的互相關照能力,在這時可以培養(yǎng)一下,對今后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會有幫助。
2、過程與方法:
本單元的閱讀教學,要求整體感悟課文內容,注意字詞的積累,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圈點勾畫,是精讀的一種方法,圈點什么,勾畫什么,怎樣圈點勾畫,要舉出實例具體指導。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本單元重在引領學生反觀自我,清晰地認識和辨別自己成長中的心路痕跡。面對想望、面對彷徨、面對挫折、面對自然,應該選擇合情合理和諧的處理方式,從容樂觀,從而讓原本嬌嫩簡單的人生變得愈加堅挺愈加飽滿。在小年齡思考大問題,對他們細膩情感、積極態(tài)度、正確價值的養(yǎng)成是必要而且有效的。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做好小學升初中的語文學習的銜接。規(guī)范語文學習方法,培養(yǎng)初中語文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
2、教學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引導學生體味感悟親情的含義。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設計09-13
七年級語文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08-28
七年級語文上冊《化石吟》教學設計10-21
小學語文上冊《觀潮》教學設計10-13
上冊《語文園地一》的教學設計09-10
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09-09
語文上冊《自選商場》教學設計10-31
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風箏08-30
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設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