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學習,獲取各種新信息,閱讀是學習的主要途徑。學習外語必須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在掌握基本語言技能的基礎上,閱讀是一個能動地、積極地主動思維的過程。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是個長期的過程,怎樣才能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呢?
一、狠抓基礎,擴大詞匯量。
英語單詞詞匯量的大小決定了英語閱讀能力的水平,詞匯量越大,閱讀得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水平就越高。2.詞匯量不足必然會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造成影響。生詞的記憶要結合語境,這樣更能有效地識記、理解、掌握所學單詞。3.多讀是擴大詞匯量很好的方法和途徑。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的學習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興趣是學生學習最直接的動力。只要感興趣的事,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做。學生閱讀興趣有著年齡差異。不同年齡的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讀物性質有密切關系。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好課外閱讀,及時檢查閱讀效果,以保持學生長久的閱讀興趣。要堅持天天閱讀,一天也不停,固定時間,而且每天要有一定的閱讀目標,可按年級不同適當提出適當要求,要做到勤檢查,多督促。這樣,學生就會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知識面,提高了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選擇一些中外名人名言、幽默故事、寓言小說等讓學生去閱讀,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這些故事書帶來的快樂,從而讓他們喜歡上英語閱讀,提高其閱讀能力。
三、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
教師要教會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泛讀、略讀、跳讀、細讀)去進行閱讀,還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培養(yǎng)閱讀技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課外泛讀。要利用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精讀與泛讀緊密結合;在教授新課文時,可先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做課后習題題,然后糾正答案,進行有效講解;再按精讀要求,給學生劃定段落,讓他們找出疑問,鼓勵他們提問和討論。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四、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
在英語閱讀中會使用閱讀技巧去閱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指導和訓練。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有效信息,閱讀技巧也就是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的信息的方法。閱讀方法不同,每個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時間也會各不相同。在閱讀過程中,要讓學生抓住重點句,準確理解每一句,掌握主要內容。閱讀主要應發(fā)揮教師的輔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進行有效的反思
1.閱讀中是否運用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
2.閱讀中是否克服了閱讀恐懼癥。
3.閱讀材料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在閱讀中一定要多總結多歸納,多掌握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水平和能力。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篇2]
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下面就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個人的看法:
一、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于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于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擴大詞匯量
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對于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詞匯量的獲得,首先是課本上的必須掌握。在記單詞時不要單獨記生詞,那樣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記憶。把單詞同整句話一起記,不僅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廣泛閱讀是擴大詞匯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讀時不要求對內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進行簡單總結,能就所讀內容進行問答就行。廣泛閱讀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指定閱讀材料,然后統(tǒng)一檢查、提問。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老師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方面老師應給予指導,作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梢宰寣W生們通過比賽看書多少、難易程度、詞匯量的大小來激發(fā)讀書的樂趣。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1. 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和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2. 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 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4. 不要一見生詞就查字典,要養(yǎng)成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5. 不要邊讀邊譯,這樣影響速度,不能促進理解。應該直接用英語思維、記關鍵詞、抓主旨。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需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只須讀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可通過巡查與略讀來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須大體涉獵者”,指快速吞食,可大體略讀、查閱;“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即“少數(shù)則須全讀”,需要進行反復閱讀、精讀、研讀。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一)尋找主題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shù)主題句出現(xiàn)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xiàn)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xiàn)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對于學生讀自己太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這樣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后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
(二)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
每篇文章或章節(jié)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里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末段里對整個章節(jié)做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末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為往往首段后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再有,重視各段首句可以彌補有時首段陳述不詳?shù)娜毕,解決末段綜述性話語里的疑難問題。
(三)搜尋式閱讀,即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豎視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于每行的東西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關鍵詞是指主語、謂語、賓語;文章標題、引號部分、粗體字、黑體字、大寫字、斜體字、劃線部分;承接語、過渡詞;代詞、動詞、形容詞。
(四)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jù)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他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yǎng)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于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力,閱讀者需要長期地、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博覽群書,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認識能力;培養(yǎng)理解能力,加強記憶、判斷、推理等能力,必須正確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辦法。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11-23
如何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能力07-20